
娶婦。《易·蒙》:“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納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詳細闡述:
一、基本釋義 “納婦”指娶妻,即男子将女子迎娶為妻的行為。該詞屬于文言用法,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特定語境。
二、出處溯源 此詞最早見于《周易·蒙卦》:“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意為包容蒙昧之人可獲吉祥,娶妻亦為吉兆,預示子孫能承擔家業。
三、字義分解
四、現代語境 如今“納婦”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學創作中,例如研究古代婚俗時提及“納婦制度”。日常交流中更常用“娶妻”“結婚”等現代詞彙替代。
注:部分低權威性網頁(如、6)雖内容一緻,但建議優先參考高權威來源(如、3、4)以獲取準确信息。
納婦是一個漢字詞語,含有納、婦兩個字。
納的部首是纟,總計有5筆;婦的部首是女,總計有8筆。
納婦的來源較為複雜,它由納和婦兩個字合成。
納婦的繁體字為納婦。
在古時候,納婦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因為漢字的演變和變體較多。需要具體的文獻和研究來了解古時候的寫法。
他對待妻子非常納婦,關心備至。
納婦可以組成其他詞語,例如納婦之道、納婦心思等。
納婦的近義詞包括尊婦、聞婦等,表示對婦女的尊重和關懷。
納婦的反義詞包括不納婦、不尊婦等,表示對婦女不予重視或不尊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