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窺圖的意思、窺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窺圖的解釋

猶陰謀。《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時議皆以為 安重誨 方弄國權, 從榮 諸王敬事不暇,獨忌 從珂 威名,每於帝前屢言其短,巧作窺圖,冀能傾陷。”

闚圖:《漢書·劉歆傳》:“ 歆 以 建平 元年改名 秀 ” 顔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河圖赤伏符》雲‘ 劉秀 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鬭野,四七之際火為主’,故改名,幾以趣也。”後以“闚圖”謂暗中察看圖谶,以謀不軌。《後漢書·袁紹劉表傳贊》:“ 紹 姿弘雅, 表 亦長者。稱雄 河 外,擅強南 夏 。魚儷 漢 舳,雲屯 冀 馬,闚圖訊鼎,禋天類社。” 李賢 注:“闚圖謂若 劉歆 圖書改名 秀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窺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窺圖”意為暗中圖謀、策劃陰謀,常用于描述隱秘的政治或權力鬥争。該詞由“窺”(暗中觀察)和“圖”(謀劃)組合而成,強調通過暗中觀察局勢後進行策略性謀劃。

二、文獻出處與用例

  1. 曆史典籍
    《舊五代史·唐書·明宗紀》中提到:“巧作窺圖,冀能傾陷”,指安重誨通過暗中謀劃試圖陷害他人。
    《漢書》注引應劭對劉歆改名的解釋,也隱含通過觀察天象或局勢進行策略調整的意圖。

  2. 文言文用法
    在古文中,“窺”常指暗中觀察(如“蔽林間窺之”),而“圖”表謀劃,組合後多用于政治、軍事語境,如“窺周室”指秦國暗中謀劃取代周朝。

三、單字解析

四、引申與辨析

“窺圖”與“圖謀”近義,但前者更強調隱秘性,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是否含貶義。例如《舊五代史》中“窺圖”明确指向權謀鬥争,而《漢書》注引則偏向策略性觀察。

若需進一步分析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提供上下文以便深入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窺圖》一詞來源及意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窺圖》一詞由「穴」和「圖」兩個部首組成。

「穴」(27畫)表示洞穴、暗中觀察之意;「圖」(6畫)表示畫、圖畫。

《窺圖》的來源

《窺圖》一詞最早出自《漢書·五行志》一篇中,原文為「倩人之譽,不過若窺圖之狀,敲髓而求之,非幽揜之平論者也」。

《窺圖》的繁體字

繁體字為「窺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将《窺圖》分别寫作「窺圖」、「窺圖」或「窺圖」。

《窺圖》的例句

1. 他利用望遠鏡窺圖,獲得了宇宙的壯麗景象。

2. 這幅畫的細節豐富而精湛,好像是在窺圖一樣。

相關詞彙

組詞:窺探、窺視、窺伺、圖畫、描圖、圖像。

近義詞:偷窺、偷窺、看圖、查閱。

反義詞:展示、公開、揭示、透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