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逢衣的意思、逢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逢衣的解釋

一種袖子寬大的衣服,古代儒者所穿。《列子·黃帝》:“汝逢衣徒也,亦何知問是乎?” 楊伯峻 集釋引 孫诒讓 曰:“逢衣即禮經侈袂之衣。《周禮·司服》 鄭 注雲: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而屬幅,其袪尺二寸,大夫以上侈之。侈之者,蓋半而益一焉。半而益一,則其袂三尺三寸,袪尺八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逢衣”是古代中國服飾中的一種特定類型,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袖子寬大的衣服,專屬于古代儒生或儒者所穿,屬于禮儀服飾的一種。其名稱中的“逢”意為“寬大”,特指衣袖的形制。

二、文獻出處與注釋

  1. 《列子·黃帝》記載:“汝逢衣徒也。”此處以“逢衣徒”代指儒生,張湛注引《禮記·儒行》鄭玄注:“逢,猶大也,謂大掖(腋)之衣。”
  2. 《周禮·司服》提到,士大夫以上階層的衣袖更寬大(“侈袂”),袂(袖寬)可達三尺三寸,袪(袖口)一尺八寸,印證了逢衣的形制特征。

三、别名與結構

四、文化意義

作為儒生身份的象征,逢衣不僅體現古代服飾禮儀制度,也反映了儒家學者對“禮”的重視。其寬大設計可能與儒者講學、行禮時的動作需求相關。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服飾制度,可查閱《禮記》《周禮》等典籍原文或相關考據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逢衣》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逢衣(féng yī)是指遇見衣服、穿上衣物的意思。通常用于形容女子穿着美麗動人的服飾。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逢衣》的拆分部首為辶和衣,辶為辶部,衣為衣部。 來源 《逢衣》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具體起源尚無明确記載。但它在古代文學中廣泛運用,用以形容女子穿戴華麗的服飾,展現出美麗和魅力。 繁體 《逢衣》的繁體字為「逢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逢衣」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例句 1. 她穿上那套新衣服,頓時變得美豔動人,簡直是逢衣之喜。 2. 每次她出席宴會,都能看到她華麗的禮服,堪稱逢衣的典範。 組詞 逢衣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如逢場作戲(比喻在特定情況下表演或假裝),逢人說項(遇到人就告訴他自己的意見或建議)等。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穿衣打扮、盛裝打扮、裝扮等,它們都指的是人穿着美麗或者特殊的衣服。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是裸體、脫衣等,它們與逢衣正好相反,表示沒有穿衣或者脫掉衣物的狀态。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