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鹵的意思、疏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鹵的解釋

亦作“疎鹵”。1.粗疏輕率。 宋 葉適 《紹興府新置二莊記》:“ 越 為郊畿而民不勝困,卿相疊守而治反疎鹵。” 元 劉壎 《隱居通議·文章四》:“太史平生為文極詳謹,不應此獨疏鹵,得非傳寫者之譌邪?”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三》:“ 劉知幾 《史通》以為附贅懸疣,雷同一律,而大譏《隋史》之非。此疏鹵之譚,匪綜核之論。”

(2).樸實真率。《楚辭·九章》 宋 朱熹 題解:“今考其詞,大抵多直緻無潤色,而《惜往日》《悲回風》又其臨絶之音,以故颠倒重複,倔強疏鹵,尤憤懣而極悲哀,讀之使人太息流涕而不能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疏鹵”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文學/性格描述

  1. 粗疏輕率
    指行事或态度不夠細緻嚴謹,帶有隨意性。例如宋代葉適在《紹興府新置二莊記》中提到“卿相疊守而治反疎鹵”,批評治理方式不夠周密。元代劉壎的《隱居通議》中也用此詞形容文章不夠嚴謹。

  2. 樸實真率
    形容性格或文風直率自然,不加修飾。朱熹在《楚辭·九章》題解中評價其“倔強疏鹵”,強調直白的情感表達。

二、烹饪領域(存疑)

提到“疏鹵”指通過加熱去除食材水分或鹽分的技法,如炒菜前脫水、去腥等。但此解釋僅見于低權威性來源,且未在其他文獻或詞典中佐證,可能為特定語境下的非主流用法。

補充信息

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的滬江線上詞典)或古籍原文以獲取更準确釋義,烹饪相關用法需謹慎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疏鹵

疏鹵(shū lǔ)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有豐富的含義,可以用作名詞、動詞和形容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疏字的部首是疋,它有5個筆畫;鹵字的部首是卩,它有9個筆畫。

來源

“疏鹵”這個詞的來源主要是出自古代文獻,比如《周禮》、《儀禮》等。最早的意思是指用來熏制肉類或海鮮的調味品。後來,這個詞逐漸擴展了其含義,并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為。

繁體

在繁體字中,“疏鹵”可以寫作“疏鹵”。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寫法有許多變體,所以“疏鹵”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不過,一般來說,“疏”字的古代寫法和現代相近,而“鹵”字的古代寫法中的“卩”部分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例句

1. 她做的烤鴨配上獨特的疏鹵,味道非常美味。

2. 我對這個問題的了解還很疏鹵,希望你能給我多些解釋。

3. 他的工作态度很疏鹵,總是懶散敷衍。

組詞

疏松、疏忽、疏浚、鹵菜、鹵味

近義詞

疏忽、疏散、松散、懶散

反義詞

細緻、專心、認真、嚴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