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羅的意思、簸羅的詳細解釋
簸羅的解釋
一種吹奏樂器。 元 楊維桢 《王左轄席上夜宴》詩:“醉歸不怕金吾禁,門外一聲吹簸羅。”
詞語分解
- 簸的解釋 簸 ò 〔簸箕〕a.揚糠除穢、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條或鐵皮制成,三面有邊沿,一面敞口;b.簸箕形的指紋(“ 箕”均讀輕聲)。 簸 ǒ 用簸箕颠動米糧,揚去糠秕和灰塵:簸谷。 颠動搖晃:颠簸。簸
- 羅的解釋 羅 (羅) ó 捕鳥的網:羅網。 張網捕捉:羅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落)。 搜集,招緻,包括:羅捕。羅緻(招請人才)。網羅。包羅。羅織罪名(虛構罪
網絡擴展解釋
“簸羅”一詞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
作為成語使用(讀音:bǒ luó)
表示事物混雜、雜亂無章的狀态,源自用竹篾編成的簸箕篩選雜物的場景。例如描述物品堆放無序或場面混亂時可使用,如:“房間裡的書籍、衣物簸羅一地,毫無整理。”
-
作為樂器名稱(讀音:bò luó)
指一種古代吹奏樂器,多見于文獻記載。例如元代楊維桢《王左轄席上夜宴》中提到的“門外一聲吹簸羅”。其具體形制和演奏方式已不可考,推測可能為民間傳統樂器。
補充說明:
- 兩種含義的讀音不同,需根據語境區分。
- 成語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而樂器含義多見于古籍或詩詞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簸羅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拆分部首是“簸”和“羅”,共包含17個筆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繁體寫法中,“簸”字的下方是一個“糸”字,表示簸箕裡的繩子,而“羅”字的下方是一個“缶”字,表示用來裝東西的器具。
簸羅這個詞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有所差異。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簸字的形狀稍有不同,它的右邊是一個“者”字旁,而羅字的寫法和現代相似。
下面是一個關于簸羅的例句:他手握簸羅,正在場地上清掃散落的樹葉。
除了簸羅外,還可以通過組詞來進一步拓展語言的應用。例如,可以組成“簸揚”、“簸箕”等詞語來形容簸羅的使用方式或與之相關的物品。
在意思方面,簸羅可以被簡單地解釋為用來清掃雜物或物品的工具。與簸羅含義相近的詞語有掃帚、打掃等,它們都表示清理或整理的行為。
然而,對于反義詞方面,簸羅并無固定的反義詞。這要根據具體的語境和使用情況來決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