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牒的意思、木牒的詳細解釋
木牒的解釋
古代木質的書闆。 葉德輝 《書林清話·書之稱葉》:“又知本牒之牒,其制甚薄,故風可吹亦可轉。”
詞語分解
- 木的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樹木。喬木。灌木。木石(樹木和石頭,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緣木求魚。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質樸:木讷(樸實遲鈍)。 呆笨:木雞。
- 牒的解釋 牒 é 文書,證件:通牒。度牒。尺牒。 筆畫數:; 部首:片;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木牒”是古代用于書寫的木質載體,其含義和特點可歸納如下:
1.基本定義
木牒指古代木質的書闆,主要用于文字記錄。這一解釋在多個來源中高度一緻。
2.字義分解
- 木:指樹木或木材,引申為木制物品,如“木器”“木闆”;也可表示質樸、反應遲鈍等含義。
- 牒:原指文書、簿冊,如“譜牒”“公文”。
組合後,“木牒”即木質的文書載體,與竹簡、帛書等材質形成對比。
3.文獻與特點
據葉德輝《書林清話·書之稱葉》記載,木牒的形制較薄,因此“風可吹亦可轉”,說明其輕便但可能不夠穩固的特性。
4.應用場景
作為早期書寫材料,木牒可能用于臨時記錄、公文傳遞或日常書寫,與竹簡、甲骨等共同構成中國古代文字載體的多樣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書林清話》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木牒(mù dié)是指用木材制作的文件或牌匾。木牒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和牛(niú),木牒的總筆畫數為8畫。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人們在古時候使用木牒來記錄事物、傳遞信息或表達某種意義。
在繁體字中,木牒的寫法為「木牒」,與簡體字寫法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往往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木牒這個詞,根據古代碑文記載,木字的寫法往往與現代漢字中的木略有差異,需描繪樹幹和樹枝,視覺效果更加貼近生活。而牒字的古代寫法為「曰」加上「幾」,表示寫作工具放在幾個樹枝上。
例句:他将工序紀律寫在一塊木牒上。
組詞:木牒系統、木牒文化、木牒制作、木牒紀錄等。
近義詞:木匾、木牌、木牌匾。
反義詞:紙牒、元牒。
總結起來,木牒是指用木材制作的文件或牌匾,拆分部首是木和牛,總筆畫數為8畫。在古代,人們使用木牒來記錄事物、傳遞信息或表達某種意義。繁體字的寫法為「木牒」,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木和牒也有所差異。組詞有木牒系統、木牒文化等,近義詞有木匾、木牌,反義詞有紙牒、元牒。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