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旨的意思、墨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旨的解釋

古稱上官給屬員的筆示。《南史·循吏傳·丘寂之》:“﹝ 寂之 ﹞為州西曹,兼直主簿。刺史 王彧 行縣夜還,前驅已至,而 寂之 不肯開門,曰:‘不奉墨旨。’ 彧 方於車中為教,然後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墨旨是中國古代文書制度中的特定術語,指由皇帝親筆書寫或籤發的非正式旨意,常見于唐代。其核心含義與特征如下:

  1. 基本定義

    墨旨指皇帝以朱墨親筆書寫的命令或批示,區别于需經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的正式诏書(“黃敕”)。其形式靈活,多用于臨時性事務或緊急政令,具有直接傳達帝王意志的特點。

  2. 權威性與非正式性并存

    雖為皇帝親筆,但因未經正式文書流程,墨旨的法律效力低于正式诏書。唐代文獻如《唐會要》記載,墨旨需經宰相機構“執奏”(複核)方可執行,否則可能被視為無效。這反映了古代行政體系對皇權的程式性制約。

  3. 使用場景與曆史背景

    墨旨多用于官員任免、特赦、賞賜等事務。例如《新唐書·百官志》提到,唐代翰林學士常代拟墨旨,稱為“内命”,後逐漸制度化。其盛行與唐代中樞權力結構變遷相關,是皇權繞過三省六部直接施政的體現。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墨旨”是古代行政文書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釋義
    “墨旨”指古代上級官員用筆墨書寫的指示或命令,主要用于向下級屬員傳達指令。例如《南史·循吏傳》記載,刺史王彧深夜回城時,屬員丘寂之以“不奉墨旨”為由拒絕開門,直至王彧在車中親筆寫下指令才執行。

  2. 字義分解

  1. 相關延伸
    該詞體現了古代行政體系中書面指令的權威性,與“聖旨”不同,“墨旨”適用範圍限于官員内部層級傳達,屬于非正式但具有執行效力的文書形式。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書制度或具體曆史案例,可參考《南史》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契冰蘗兵貴神速必修課暢達誠切稱制持攝訂戶獨處愁防區風風勢勢風筵宮襜躬行實踐工藝冠具海米旱亢諕煞鶴操懷襄賈董吉光禁池警犭鏡裡觀花淨意絕望口香糖柳綠花紅龍涎瞞天席地邈古迷奪内陸海搦劄排遷帡覆奇貨荃荪全通犬子臞瘠如獲至寳桑幹山瀑生公說法生死永别守宮砂庶桀熟人熟事索絕擡秤鐵船銅柱尪纖象牙顯魂崤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