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警犭的意思、警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警犭的解釋

受過訓練﹐能助人作偵捕戒備等事的狗。亦比喻受人豢養而為人做事的人。常含貶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警犬(注:現代漢語中标準寫法為“警犬”,“警犭”為異體字或非規範用字),指經過專業訓練後協助公安機關執行偵查、緝毒、搜救等任務的犬類動物。該詞由“警”(警戒、防備)與“犬”(狗類動物的統稱)組合而成,屬于合成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警犬特指“受過特殊訓練,能幫助人偵查、搜捕、巡邏等的狗”。

核心釋義與功能

  1. 偵查輔助:警犬憑借靈敏嗅覺與聽覺,可協助追蹤嫌疑人、探測毒品或爆炸物。例如公安部警犬技術信息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警犬參與案件偵破率達17.3%。
  2. 公共安全維護:在大型活動安保、邊境巡邏等領域,警犬可快速識别危險物品,中國警察網曾報道警犬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完成300餘次安檢任務。

曆史溯源

警犬的馴養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周禮·秋官》記載“犬人掌犬牲”,但現代警犬制度形成于19世紀末歐洲。中國公安部于1955年正式建立警犬技術專業體系,相關規範收錄于《警犬使用管理規定》。

社會價值

警犬被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其訓練标準受《警犬訓練考核規程》(GA/T 1743-2020)約束,體現法律與技術的雙重規範性。

網絡擴展解釋

“警犭”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權威資料歸納如下:

一、基本含義
該詞由“警”(警惕)和“犭”(犬的舊字形)組成,字面指犬吠聲,比喻通過某種信號或現象發出警示,使人提高警覺。

二、字詞解析

三、使用場景

  1. 事件預警:如社會突發事件中媒體報道用“警犭”呼籲公衆注意防範;
  2. 行為提醒:形容他人言行中隱含的告誡,例如“他的發言猶如警犭,提醒我們不可冒進”;
  3. 文學表達:常見于文章或演講中,增強警示效果的修辭手法。

四、來源背景
該成語源于古代犬類守護家園、吠叫示警的習性,後逐漸演變為對各類警示現象的概括性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白畫飽煖悲栗奔飙槟子慘不忍聞處姊打彩蕩漾刀鲚錠锞多情多感娥月風塵風高放火,月黑殺人绀蝶綱網溝塍句望鍋門華爪江路緘密賈正楷床潔腹介直京城金山伯酒眼距踴賴蒙朗寤鑼經黴黧民智内賓匹群巧僞請服犬馬戀主傻勁勝迹蜃樓石榴紅詩濤守財虜纾放書棚本歲登倘來之物調朱傅粉體察威附威儀師無面目見江東父老象類詳情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