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具的意思、冠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具的解釋

行冠禮的用具。《左傳·襄公九年》:“君可以冠矣。大夫盍為冠具?” 楊伯峻 注:“冠具指行冠禮之用具。”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家禮一》:“ 魯襄公 可冠而未冠, 晉悼公 告之曰:曷為冠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冠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一、基本含義

“冠具”指行冠禮所需的用具。古代男子成年時(一般為二十歲)會舉行冠禮,這一儀式中使用的特定物品統稱為“冠具”。

二、出處與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九年》:“君可以冠矣,大夫盍為冠具?”(意為:君主已到行冠禮的年齡,大夫們為何不準備冠禮用具?)。清代學者梁章钜在《退庵隨筆》中也引用了這一典故。

三、引申含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擴展了其含義,認為“冠具”可引申為象征地位高貴的頭飾或裝飾物,例如帝王、官員的冠冕。但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較少見。

四、使用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描述古代禮儀制度(如《左傳》記載的冠禮流程);
  2. 文學修辭:現代語境中偶用于比喻身份尊貴(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若需進一步了解冠禮的具體流程或相關器物,可參考《周禮》《儀禮》等典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冠具》的意思

《冠具》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金屬制的飾品、器具”,特指帝王或貴族戴在頭上的裝飾品。

《冠具》的部首和筆畫

《冠具》的部首是“冫”,表示“冰”。它是由兩個筆畫組成。

《冠具》的來源

《冠具》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帝王制度。帝王作為統治者,冠具是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冠具》的繁體

《冠具》的繁體字形為「冠具」。

古時候《冠具》的漢字寫法

古代用于表示《冠具》的漢字是「冠彔」。其中「冠」表示戴在頭上的裝飾品,「彔」則表示器具。

《冠具》的例句

1. 他佩戴着金色的冠具,顯示出他的皇室地位。

2. 博物館裡展示了許多古代的冠具。

《冠具》的組詞

1. 冠冕:指帝王加冕時所戴的頭飾。

2. 金冠:指由金屬制成的王冠。

《冠具》的近義詞

1. 王冠:指帝王戴在頭頂上的象征地位的裝飾品。

2. 鑽冠:指使用有鑽石飾品制作的王冠。

《冠具》的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