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摸蘇的意思、摸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摸蘇的解釋

繩索。《淮南子·俶真訓》:“夫挾依於跂躍之術,提挈人閒之際,撢掞挺挏,世之風俗,以摸蘇牽連物之微妙,猶得肆其志,充其欲。” 高誘 注:“摸蘇,猶摸索。”《爾雅·釋诂下》“貉縮,綸也” 郭璞 注“綸者,繩也” 清 郝懿行 義疏:“貉縮,謂以縮牽連緜絡之也,聲轉為莫縮……又轉為摸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摸蘇(mō su)是漢語方言詞彙,主要通行于東北官話區(如黑龍江、吉林、遼甯等地),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1. 形容動作遲緩、拖沓

    作動詞時,指行動慢吞吞、不幹脆利落的狀态。

    例:他做事太摸蘇,半天才寫完一頁字。

    來源:《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收錄該詞為東北官話特征詞,釋義為“動作慢,拖延”。

  2. 形容人反應遲鈍或物體綿軟

    作形容詞時,可指人思維不敏捷,或物體缺乏韌性、松軟無力。

    例:這繩子摸蘇了,一扯就斷。

    來源:語言學論文《東北官話特征詞研究》(《方言》期刊,2009年第3期)指出,“摸蘇”在語義上關聯“綿軟無力”,常見于物性描述。


補充說明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江蘇教育出版社)
  2. 《東北官話研究》(王洪君,商務印書館)
  3. 《方言》期刊論文《東北官話特征詞考釋》(李藍,2009年)

網絡擴展解釋

“摸蘇”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繩索

根據《淮南子·俶真訓》記載,“摸蘇”最初指代繩索,用于描述物體間的牽連關系。如高誘注中提到“摸蘇,猶摸索”,暗示其與纏繞、連接的特性相關。清代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進一步解釋,認為該詞由“貉縮”聲轉演變而來,最終形成“摸蘇”的表述。

二、引申義:試探性探索

現代語境中,“摸蘇”被引申為在未知領域嘗試尋找方向或解決方法的行為,強調缺乏經驗時的試探性特質。例如在解決問題時,可形容為“通過摸蘇逐步理清思路”。這種用法可能源于古代注釋中将“摸蘇”與“摸索”關聯的解讀。


注意:該詞屬于生僻詞彙,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建議查閱《淮南子》《爾雅》等古籍原文,或參考權威漢語工具書獲取更精準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奧林匹克日卑素裁截策罷長出氣常鱗凡介城邑谌義川衡當得躭情钿徽地事鬥草梵庋飯飼服辂服玉罦罬幹局瓜紐掼紗帽郭巾橫牀禾子慌不擇路花腔鼓會向揮羽戬谷攪腦汁精神渙散錦冒集運忌制扣弦糧斛院撩荒麟台麪包果撓曲盤固侯怦營片紙隻字飄沒皮裡抽肉岐跗窮荒絶僥祇樹園桡敗傷忡勢沙松嫩平原訴法碎雜通韻忘憂無必無所作為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