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lf a word;fragments of writing]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或簡短的書信
猶片言隻字。《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得其片紙隻字者,重如拱璧。”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凡有 王氏 玉章印記者,無論 江 楚 之遠, 川 廣 之遙,雖片紙隻字,亦能立質千萬。” 丁玲 《“牛棚”小品》第三章:“她識不得幾個字,卻要把我寫的片紙隻字,翻來撿去,還叫我念給她聽。”
“片紙隻字”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或簡短的書信,強調文字數量極少。例如僅存的幾句手稿、便條等,都可稱為“片紙隻字”。
該成語體現了漢語對文字精簡的重視,尤其在信息載體稀缺的古代,零散文字常承載重要曆史信息。
注:拼音為piàn zhǐ zhī zì,使用時注意“隻”讀zhī 而非 zhǐ。
《片紙隻字》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隻有一張紙上的幾個字,用來形容言辭非常簡潔、扼要。
《片紙隻字》的拆分部首是片(片字的部首),筆畫為9畫。
《片紙隻字》最早出自《漢書·藝文志》:“班固文章,求心蒼蒼,欲追先哲之言。是以講學肄業者,視載籍之;患出入之言,必給以片紙隻字,良由是哉!”
《片紙隻字》的繁體寫法為「片紙隻字」。
在古時候,「隻」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寫成「衹」。
他對我的批評隻字未提,讓我感到非常困惑。
片紙懸壺、片紙百字、片紙難書
一語道破、言簡意赅、言簡意深、一字千金
書山題海、滔滔不絕、千言萬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