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莫斯科公國的意思、莫斯科公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莫斯科公國的解釋

中世紀俄羅斯的封建國家。公元13世紀末以莫斯科(建于1147年)為中心形成。1328年伊凡一世獲得“大公”稱號後,改稱“莫斯科大公國”。1480年伊凡三世時結束蒙古人的統治,1485年采用“全羅斯大公”的稱號。1521年完成俄羅斯國家的統一。1547年伊凡四世稱“沙皇”。後領土不斷擴張,1721年彼得一世稱皇帝,國名也改為“俄羅斯帝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莫斯科公國(俄語:Московс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是東歐曆史上重要的封建國家,也是俄羅斯統一國家的核心前身。以下是關于這一曆史實體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别稱

•别稱:又稱莫斯科大公國(Вели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е),英語稱Grand Duchy of Moscow。 •政治地位:原為弗拉基米爾大公國的分封公國,13世紀末以莫斯科城為中心形成。

二、曆史沿革

  1. 建立時期(13世紀中後期)

    • 1147年莫斯科城首次見于記載。
    • 1263年,丹尼爾·亞曆山德羅維奇受封為莫斯科大公,标志公國正式建立。
  2. 崛起與擴張(14-15世紀)

    • 伊凡一世(1328-1340)被金帳汗國任命為全羅斯大公,掌握征稅權并将宗教中心遷至莫斯科。
    • 通過戰争、聯姻逐步兼并周邊公國(如科洛姆納、佩列斯拉夫爾-紮列斯基)。
  3. 統一與轉型(16世紀)

    • 1480年,伊凡三世結束蒙古統治,采用“全羅斯大公”稱號。
    • 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為沙皇,公國正式轉型為俄羅斯沙皇國。

三、地理與崛起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莫斯科河流域中心,控制多條貿易路線和戰略緩沖地帶。 •經濟基礎: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通過貿易路線控制實現經濟積累。 •政治策略:利用金帳汗國支持削弱其他公國,逐步擴大影響力。

四、曆史意義

莫斯科公國通過中央集權化、領土擴張和宗教整合,奠定了現代俄羅斯國家的政治與文化基礎。其發展曆程标志着羅斯地區從蒙古統治轉向獨立統一的關鍵階段。

更多完整信息可參考曆史研究文獻或權威百科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莫斯科公國》是什麼意思

《莫斯科公國》是指13世紀時成立于莫斯科地區的一個小型公國。它後來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基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莫斯科公國》可以拆分為三個部首和十四個筆畫。

部首:艹、十、哥

筆畫: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來源

《莫斯科公國》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的莫斯科地區建立的公國。莫斯科公國起初是與金帳汗國保持一定的自治關系,後來成為了俄羅斯帝國的重要組成部分。

繁體

《莫斯科公國》的繁體字為「莫斯科公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莫斯科公國」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

例句

在13世紀,莫斯科公國開始崛起,最終成為了強大的世襲公國。

組詞

莫斯科、公國

近義詞

莫斯科大公國

反義詞

其他地區的公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