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舊時用錦帶編成的連環回文樣式的結子,用以象征堅貞的愛情。 南朝 梁 武帝 《有所思》詩:“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 唐 劉禹錫 《楊柳枝》詞:“如今綰作同心結,将贈行人知不知?”《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 唐卿 ﹞開了箱子,取出一條白羅帕子來,将一個胡桃繫着,綰上一個同心結,抛到女子面前。” 清 梁國正 《溫柔鄉記》卷一:“鄉人重心結而輕紈扇,欲與締交,以同心結通欵曲,可得其歡心。”
(2).狀如兩心相連的裝飾品。 李大我 《同心結》:“我打開小布包,一個同心結項練立刻呈現在眼前,兩顆緊緊連在一起的金質的心,在陽光下閃着耀眼的光芒。”
同心結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中常見的繩結形式,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同心結是用錦帶、絲線等編織成的連環回文樣式結子,其核心特征是兩股繩線交織相連,形成“心形相扣”的形态。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梁武帝時期,相關記載見于《有所思》詩:“腰中雙绮帶,夢為同心結”。
愛情象征
象征戀人、夫妻間堅貞不渝的情感,寓意“永結同心”“心心相印”。古代常作為定情信物,如唐代劉禹錫《楊柳枝》詞中“将贈行人知不知”即表達此意。
婚姻祝福
傳統婚禮中,新人通過牽同心結完成儀式,代表“白頭偕老”“百年好合”。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婚禮中“兩家各出彩段绾成同心結”的習俗。
家國情懷
現代延伸為民族團結的象征,表達中華兒女團結統一、振興中華的共同願望。
同心結與盤長結、寶結等共同構成中國結體系,其編織技法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需注意,不同朝代對同心結的形态和應用略有差異,但其核心“同心”寓意始終未變。
同心結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同”和“心”兩個部分組成。
"同"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三畫。它表示一種相同、一緻的意思。
“心”字的部首是“⺝”,總共有四畫。它表示人的心髒或思想情感。
同心結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中。同心結是一種象征團結、友愛和親密關系的結飾品。它由綢帶或線繩編織而成,形狀呈現為環狀,兩端相連,寓意着人們心連心,共同奮鬥。
在繁體中文中,同心結的寫法為「同心結」,與簡體中文類似。
古時候的同心結在漢字中寫作“同心乃教,一志同心”。
以下是一些關于同心結的例句:
1. 他們将以同心結的精神,共同迎接新的挑戰。
2. 這個項目需要大家同心協力,共同完成。
一些與同心結相關的組詞有:
1. 同心協力
2. 同心同德
3. 同心齊力
一些近義詞包括:
1. 心心相印
2. 心有靈犀
3. 心連心
一些反義詞包括:
1. 心不在焉
2. 心不同
3. 心心相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