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堅挺的枝幹。 徐遲 《黃山記》一:“黃山松鐵骨冰肌,異蘿松天下罕見。”
(2).剛強不屈的骨氣。 碧野 《懷田莊》:“他年紀比我小,但他經過的風浪卻比我多,他鐵骨铮铮,不屈不撓。” 袁鷹 《不滅的詩魂》:“鐵窗生活并沒有銷磨他的铮铮鐵骨。”
“鐵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指人或事物内在的堅韌特質,常用來形容堅定不移的意志 或剛強不屈的品格。其核心意義在于“堅硬如鐵,不可動搖”。
本義與比喻
延伸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文學或曆史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黃山記》《僞宋殺手日志》等作品。
《鐵骨》指的是一個形容詞詞語,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質。它表示一個人堅強、剛毅、勇敢的品質,比喻某人具有堅定不移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能夠應對各種艱難困苦,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鐵骨》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钅”(金的部首)和“骨”(骨的部首)。它共有12個筆畫。
《鐵骨》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器的制作。在古代戰争中,鐵質武器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非常堅固和耐用。人們将這種堅硬的材料與人的品質聯繫在一起,形成了對堅強、剛毅的人的贊美和稱呼。
在繁體字中,《鐵骨》用「鐵骨」來表示。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鐵的字形為「釒」,骨的字形為「骨」。
1. 他展示出了鐵骨般的意志和決心,在困境中從不屈服。
2. 她的鐵骨和執着使她成功地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3.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鐵骨铮铮的年輕人如何戰勝了自己的内心恐懼和質疑,最終實現了他的夢想。
1. 堅韌鐵骨
2. 鐵骨柔情
3. 鐵骨铮铮
1. 堅毅
2. 剛強
3. 頑強
1. 脆弱
2. 軟弱
3. 懦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