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大硯;大墨盆。 宋 蘇易簡 《文房四譜·硯譜一》:“昔 黃帝 得玉一紐,治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 帝鴻氏 之硯。” 宋 程俱 《謝人惠硯》詩:“ 帝鴻 墨海世不見,近愛 端溪 青紫硯。” 清 翟灏 《通俗編·器用》:“今書大字用墨多,則以瓦盆磨之,謂其盆曰墨海。” 施文心 田冰 《大匠之門》:“畫室内,鋪着深綠色氈子的畫案上,放着待畫的宣紙、墨海和墨。”
“墨海”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大型硯台或墨盆
這是該詞最核心的含義,常見于古代文獻及書畫工具描述中。
作為人名或藝術稱號
現代語境中,“墨海”偶見于姓名或藝術家稱號。例如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劉海軍,其名可能取自“墨”與“海”的寓意組合(“墨”象征文采,“海”喻指博大)。
需注意,第一種解釋為傳統主流含義,第二種屬于特定人物或現代引申用法。若需進一步考證曆史文獻,可參考《文房四譜》《說郛》等古籍。
墨海(mò hǎi)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墨汁的浩渺無邊的樣子,形容墨汁擴散開來。
墨海的部首是水(shuǐ),總共有16個筆畫。
墨海的源自《詩經·秦風·豔歌》,原句是“英英之墨,流濟于海”,意思是“英英的墨汁,流動無邊”。繁體字為墨海。
在古代,墨海的字形稍有不同,它的字形是“浩”,下面是一個“氵”水部旁。
舊形字“浩”源于“流”的本義,表示水面寬廣的樣子。而在現代漢字中,“浩”與“墨海”義相關,因此采用了“海”的字形。
1. 他在字紙上潑墨,一刹那間整張紙都變成了墨海。
2. 那位書法家揮毫傾心,墨海翻滾,作品充滿了力量和激情。
1. 墨汁:指用來寫字或繪畫的墨。\br> 2. 墨迹:指用墨汁作畫或寫字遺留下的痕迹。\br> 3. 墨寶:指書法或繪畫中傳世下來的珍貴作品。
墨汁、墨海淚、墨鬥、墨迹等。
彩雲、清波、金湯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