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大砚;大墨盆。 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砚谱一》:“昔 黄帝 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 帝鸿氏 之砚。” 宋 程俱 《谢人惠砚》诗:“ 帝鸿 墨海世不见,近爱 端溪 青紫砚。” 清 翟灏 《通俗编·器用》:“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施文心 田冰 《大匠之门》:“画室内,铺着深绿色毡子的画案上,放着待画的宣纸、墨海和墨。”
“墨海”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大型砚台或墨盆
这是该词最核心的含义,常见于古代文献及书画工具描述中。
作为人名或艺术称号
现代语境中,“墨海”偶见于姓名或艺术家称号。例如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刘海军,其名可能取自“墨”与“海”的寓意组合(“墨”象征文采,“海”喻指博大)。
需注意,第一种解释为传统主流含义,第二种属于特定人物或现代引申用法。若需进一步考证历史文献,可参考《文房四谱》《说郛》等古籍。
墨海(mò hǎi)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墨汁的浩渺无边的样子,形容墨汁扩散开来。
墨海的部首是水(shuǐ),总共有16个笔画。
墨海的源自《诗经·秦风·艳歌》,原句是“英英之墨,流济于海”,意思是“英英的墨汁,流动无边”。繁体字为墨海。
在古代,墨海的字形稍有不同,它的字形是“浩”,下面是一个“氵”水部旁。
旧形字“浩”源于“流”的本义,表示水面宽广的样子。而在现代汉字中,“浩”与“墨海”义相关,因此采用了“海”的字形。
1. 他在字纸上泼墨,一刹那间整张纸都变成了墨海。
2. 那位书法家挥毫倾心,墨海翻滚,作品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1. 墨汁:指用来写字或绘画的墨。\br> 2. 墨迹:指用墨汁作画或写字遗留下的痕迹。\br> 3. 墨宝:指书法或绘画中传世下来的珍贵作品。
墨汁、墨海泪、墨斗、墨迹等。
彩云、清波、金汤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