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南面的樓。 南朝 宋 謝靈運 有《南樓中望所遲客》詩。 聞人倓 注:“ 靈運 《遊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轉一汀,七裡,直指舍下園南門樓,自南樓百許步對 橫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樓》詩:“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宋 陸遊 《蝶戀花·離小益作》詞:“千裡斜陽鐘欲暝,憑高望斷南樓信。”
(2).古樓名。在 湖北省 鄂城縣 南。又名 玩月樓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氣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樓 理詠。”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詩:“清景 南樓 夜,風流在 武昌 。”按 晉 武昌縣 ,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縣 。 唐 武昌縣 屬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漢市 武昌 。 李白 所詠 南樓 ,實際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樓 。 宋 蘇轼 《九日次韻王鞏》:“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 南樓 。”
(3).古樓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黃鶴山 頂。一名 白雲樓 ,又名 岑樓 。 清 乾隆 中毀, 畢沅 重修之。 宋 陸遊 《入蜀記》:“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樓 ,在 儀門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黃鶴山 。制度閎偉,登望尤勝。 鄂州 樓觀為多,而此獨得江山之要會, 山谷 所謂‘ 江 東 湖 北行畫圖, 鄂州 南樓天下無’是也。”
(4).古樓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長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懷盧十四侍禦弟》詩:“暗度 南樓 月,寒深 北渚 雲。” 仇兆鳌 注:“ 邵 注謂 南樓 在 武昌 。 顧 注謂 南樓 在 嶽陽 。 廬 注據 柳子厚 《長沙驛前南樓感舊》詩為證,是 南樓 即在 潭州 。”
(5).古樓名。在 湖北省 江陵縣 東南。 唐 張九齡 嘗登此樓賦詩。 宋 張栻 重修,改名 曲江樓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樓記》:“ 敬夫 一日與客往而登焉……於是顧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謂 江陵郡 城 南樓 者邪!’”
(6).古樓名。在 廣西省 宜山縣 南,有 宋 黃庭堅 所書《範滂傳》刻石。 宋 嘉熙 中毀去。參閱《明一統志》及《慶遠府志》。
(7).古樓名。在 雲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駐節此處,題曰“ 南樓 望遠”, 劉有年 有記。
“南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類:
湖北鄂城(今鄂州)南樓
東晉名臣庾亮曾在此與僚屬夜詠,成為文人雅集的象征。《世說新語》記載此事後,李白、杜牧等詩人均以“南樓”代指此處,又稱“玩月樓”。
武漢黃鶴山南樓
位于武昌黃鶴山頂,又名白雲樓,唐代起與黃鶴樓并稱蛇山四大樓台。杜牧《南樓夜》詩描繪其夜景,現為黃鶴樓公園内重建景點。
廣東開平南樓
1913年華僑修建的碉樓,1945年“南樓七烈士”在此抗日殉國,現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湖南湘潭南樓
1954年建成的蘇式建築,曾接待胡耀邦、彭德懷等領導人,2019年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安徽舒城南樓
1930年作為舒城中學教學樓啟用,培養數代學子,現為省級文保單位。
南樓文化融合了詩詞意象(如秋月、江景)、曆史事件(雅集、抗戰)和建築功能(防衛、教學),在《世說新語》、李白詩作及地方志中均有體現,成為跨越千年的文化符號。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處南樓詳情,可參考對應來源資料。
南樓是指位于南方的樓閣,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它多用于景觀園林中,作為觀賞、休息或觀賞風景的場所。南樓往往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和精美的構造,是中國古代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說文解字》中将南樓拆分為兩部分:南(nán)和樓(lóu)。
南的部首是十,總筆畫數為三。樓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十六。
南樓一詞的來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化曆史。從古代的詩詞歌賦、文學作品、曆史記載以及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看到南樓這個詞的出現。
南樓的繁體字為「南樓」。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南樓在古時的寫法可能是「南樓」。
1. 王府前的南樓上,可以一覽整個庭院的美景。
2. 池塘旁的南樓是我喜歡的休閑場所。
3. 唐代詩人杜甫曾在他的作品中寫道:“登高臨水處,望峽是南樓。”
1. 南園:指位于南方的園林。
2. 樓閣:指高聳的建築物,多用于觀賞或居住。
3. 秀麗:指美麗、出色。
1. 南閣:也指位于南方的樓閣。
2. 南樓宇:表示南方的建築物。
北樓:表示位于北方的樓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