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摹仿的意思、摹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摹仿的解释

见“模仿”

详细解释

亦作“ 摹放 ”。亦作“ 摹仿 ”。仿效。 宋 欧阳修 《学书自成一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摹放他人,谓之奴书。” 宋 陆游 《跋坡谷帖》:“此当时往来书也……传授明白,可以不疑,而或者疑其出於摹倣,识真者寡,前辈所嘆。”《明史·文苑传二·何景明》:“ 梦阳 主摹倣, 景明 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 巴金 《秋》十二:“她在编造一个故事,摹仿着一个信教的少女对她的女友说话的口气。”


见“ 摹倣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摹仿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摹仿(mó fǎng)是汉语动词,指参照某种现成样式或行为进行仿效、再现的过程。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本义:复制外在形态

指对具体事物外形、动作或声音的再现。

例:

他仔细摹仿大师的笔触,练习山水画技法。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19页。

查看词条(注:此为商务印书馆官方词库链接)


二、引申义:效仿行为或风格

延伸至对抽象行为模式、艺术风格或创作手法的学习借鉴。

例:

这首诗刻意摹仿了唐代的咏物诗风。

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摹"字条目。

在线查阅


三、补充说明:与“模仿”的异同

“摹仿”与“模仿”为同义词,但“摹”强调依样复现的精准性,多用于书面语及艺术领域;“模仿”更侧重行为层面的效仿,口语化程度更高。

来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943页。

词条对比


字形演变参考

“摹”从“手”部(扌),本义为用手描画;“仿”从“人”部(亻),含参照而行之意,二字组合强化了“以实践再现范例”的动作属性。

来源: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段玉裁注“摹”字。

网络扩展解释

“摹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1.基本含义

“摹仿”指通过观察和学习他人的行为、样式或作品,进行效仿或复制。其核心在于“模仿”,强调在细节和形式上的相似性。例如,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常通过摹仿经典作品来学习技巧。

2.艺术理论中的延伸

在艺术创作中,“摹仿”不仅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带有创造性的临摹。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艺术摹仿应表现“完整的行动”,通过滤镜般的加工引发情感共鸣和哲理思考。例如,悲剧通过摹仿人物命运,使观众产生共情。

3.历史用例与文化背景

4.近义词与反义词

5.现代应用与争议

摹仿在教育和艺术训练中具有重要价值,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缺乏创新。例如,绘画中若仅追求形似而忽略神韵,则易流于表面。

总结来看,“摹仿”既是学习的基础手段,也是艺术创作的起点,但其价值需通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充分体现。

别人正在浏览...

剥掠辩黠徧晓驳荦创调戴天点逗诋恶叠双鼎门东阬防驭棼棼黼翣复种供应舰輨键归正首邱桂子锅块鼓鳃孤执汉阴老横弃何谓花烛翦夷角崩金牕匡床困境腊八米琅珰驿灵圃隆化明效鸟噣鹏砂蒲葵箑强健牵拙清魂七言八语榷易院认死扣子三兆颯瑟闪误生死骨肉十八姨摅畧谭吐添坟梯苔望江楼汙亵无心毫乡族萧屏矽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