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追逐財利。《商君書·農戰》:“下賣權,非忠臣也,而為之者,以末貨也。” 朱師轍 解诂:“《廣雅》:‘末,逐也。’謂争逐貨利。”一說末指商賈;末貨,即財貨。參閱 陳啟天 《商君書校釋》。或謂“末”乃“求”字之誤,見 陶鴻慶 《讀諸子劄記》。
“末貨”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末貨”讀作mò huò,核心含義指臨近期限、即将結束的貨物或事物。在商業語境中,通常指即将過期或需處理的商品;日常生活中也可形容接近尾聲的事物,如演出末場、節日最後一天等。
商業貿易領域
指因臨近保質期或銷售周期結束而需降價處理的商品。古代因儲存條件有限,商販常低價出售即将變質的貨物,形成“末貨”概念。
古代文獻中的引申義
《商君書·農戰》提到“以末貨也”,此處解釋存在争議: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争議,可參考《商君書校釋》等資料。
《末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銷售季節末尾剩餘的商品或者過季商品。
《末貨》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部首:木(mù)
筆畫:5畫
《末貨》這個詞來源于商貿行業,用來描述商家在季節結束時,由于銷售不暢或者新季節商品上市,剩餘庫存無法銷售的商品。
《末貨》的繁體字為「末貨」。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關于《末貨》,古時候的寫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 由于季節末尾的庫存清理,商家正在打折銷售末貨。
2. 聰明的顧客喜歡購買末貨,以獲得更好的價格。
以下是與《末貨》相關的組詞:
1. 季節末尾
2. 銷售季節
3. 過季商品
4. 剩餘商品
與《末貨》近義的詞語:
1. 季末尾貨品
2. 清倉商品
3. 季尾商品
4. 季末存貨
與《末貨》反義的詞語:
1. 新品
2. 暢銷商品
3. 炙手可熱商品
4. 售罄商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