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追逐财利。《商君书·农战》:“下卖权,非忠臣也,而为之者,以末货也。” 朱师辙 解诂:“《广雅》:‘末,逐也。’谓争逐货利。”一说末指商贾;末货,即财货。参阅 陈启天 《商君书校释》。或谓“末”乃“求”字之误,见 陶鸿庆 《读诸子札记》。
“末货”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末货”读作mò huò,核心含义指临近期限、即将结束的货物或事物。在商业语境中,通常指即将过期或需处理的商品;日常生活中也可形容接近尾声的事物,如演出末场、节日最后一天等。
商业贸易领域
指因临近保质期或销售周期结束而需降价处理的商品。古代因储存条件有限,商贩常低价出售即将变质的货物,形成“末货”概念。
古代文献中的引申义
《商君书·农战》提到“以末货也”,此处解释存在争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争议,可参考《商君书校释》等资料。
《末货》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销售季节末尾剩余的商品或者过季商品。
《末货》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部首:木(mù)
笔画:5画
《末货》这个词来源于商贸行业,用来描述商家在季节结束时,由于销售不畅或者新季节商品上市,剩余库存无法销售的商品。
《末货》的繁体字为「末貨」。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关于《末货》,古时候的写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由于季节末尾的库存清理,商家正在打折销售末货。
2. 聪明的顾客喜欢购买末货,以获得更好的价格。
以下是与《末货》相关的组词:
1. 季节末尾
2. 销售季节
3. 过季商品
4. 剩余商品
与《末货》近义的词语:
1. 季末尾货品
2. 清仓商品
3. 季尾商品
4. 季末存货
与《末货》反义的词语:
1. 新品
2. 畅销商品
3. 炙手可热商品
4. 售罄商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