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敕斜封的意思、墨敕斜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敕斜封的解釋

用斜封下達的墨敕。 唐中宗 時權寵用事,任命官吏不遵制度,常由皇帝直接頒下敕書,用斜封付中書執行,時人稱為斜封官。《舊唐書·後妃傳上·中宗韋庶人》:“時 上官昭容 與其母 鄭氏 及尚宮 紫氏 、 賀婁氏 樹用親黨,廣納貨賂,别降墨敕斜封授官,或出臧獲屠販之類,累居榮秩。”參見“ 墨敕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墨敕斜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用于描述中國古代(尤其是唐代)一種特殊的诏書頒布形式及其政治含義。以下從詞義、背景和影響三方面分述:


一、詞義解析

  1. 墨敕

    指皇帝親筆書寫、未經中書省(宰相機構)審議用印的诏書。"墨"強調手寫特征,"敕"指帝王诏令。此類诏令因未按正規流程用朱筆謄錄、加蓋玉玺,僅以墨迹直接書寫,故稱"墨敕"。

  2. 斜封

    指此類诏書的特殊封裝方式。據史載,此類敕書由宮廷側門(如後宮、宦官渠道)直接交付執行機構,封口時故意斜貼封條,以示區别于正規流程的"正封"敕書,故稱"斜封"。


二、曆史背景與政治含義

"墨敕斜封"盛行于唐代中宗時期(705-710年),是皇權繞過正規行政系統的典型表現:


三、文學與史籍中的引用

該詞多見于唐代史書及政論: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墨敕"詞條釋:"帝王親筆書寫,不經外廷蓋印而直接下達的诏書。"

    "斜封"詞條釋:"将敕書斜封緘口,由側門交付執行,以别于正封敕書。"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第4冊,第12頁。

  2. 《中國曆史大辭典·隋唐五代卷》(上海辭書出版社)

    詳述"斜封官"制度始末,分析其對唐代官僚體系的沖擊。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曆史大辭典》"斜封官"條目。

  3. 《唐代政治制度研究》(吳宗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從行政學角度解析墨敕斜封對三省六部制的破壞。

    來源:吳宗國《唐代政治制度研究》第三章第三節。


"墨敕斜封"不僅是古代文書形式的特例,更承載了唐代皇權膨脹、制度潰敗的曆史教訓。其詞義深刻關聯于特定政治語境,成為後世批判君主專斷、吏治腐敗的象征性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墨敕斜封”是唐代中宗時期的一種特殊官員任命方式,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基本定義

“墨敕”指用墨筆(非朱筆)書寫的皇帝敕令,“斜封”指诏書封帶未按常規正封,而是斜封。這一形式因未經過正規的行政程式(如中書省審議、門下省副署),被視為破壞制度的任命方式,相關官員被稱為“斜封官”。

2.曆史背景與操作方式

3.社會影響

此舉引發嚴重政治腐敗:

4.引申含義

在成語中,“墨敕斜封”也可隱喻官員被貶谪或降職(如奏章被隨意處理),但此用法非主流,更多指向權力濫用與制度破壞的曆史現象。


如需進一步了解唐代官制或相關典故,可參考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别人正在浏覽...

白蛇傳暴風驟雨悲謝傅不虛此行彩轎蠶鹽長遷讒嫉初禅慈闱賜與打夥倒裝句惡讨阿谀取容方楞封關革軌革枭宮軍鼓姬鼓瑟海老海色寒冰黑冒滑魚齎貣紀録影片經用渴烏雷打不動連任離乖靈榇羅繃潑鬼頭曝場寝不安席虬鐘日暮缫絲廠瘙癢色筆賞賀升绌審樂神孫時利殊珍燧象索具台憲同財鼍窟佗時武威小講夕舂心煩慮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