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龔黃的意思、龔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龔黃的解釋

漢 循吏 龔遂 與 黃霸 的并稱。亦泛指循吏。《宋書·良吏傳論》:“ 漢 世戶口殷盛,刑務簡闊,郡縣治民,無所橫擾…… 龔 黃 之化,易以有成。” 唐 白居易 《寄李蕲州》詩:“下車書奏 龔 黃 課,動筆詩傳 鮑 謝 風。” 宋 蘇轼 《吳中田婦歎》詩:“ 龔 黃 滿朝人更苦,不如卻作 河伯 婦。”《西遊記》第九七回:“名揚青史播千年, 龔 黃 再見。”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何妨緩歸棹,在此作 龔 黃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龔黃”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詞彙,其核心含義與曆史人物及文學引用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源與基本釋義

“龔黃”指漢代循吏龔遂與黃霸的并稱,典出《漢書·循吏傳》。二人均以寬和治民、重視教化著稱,成為後世稱頌良吏的典範。具體人物背景:

  1. 黃霸:漢宣帝時任颍川太守,推行“寬和”政策,簡化刑罰,注重民生,後官至丞相。他通過宣講法律、扶持貧弱、監督官吏等方式改善地方治理。
  2. 龔遂:任渤海太守時,面對饑荒與盜賊,采取“開倉濟民”“勸農歸田”等舉措,迅速恢複社會秩序,因政績卓著被拜為水衡都尉。

二、延伸含義

  1. 泛指良吏:後世常用“龔黃”代指清廉有為、政績突出的地方官員。如白居易詩雲:“下車書奏龔黃課,動筆詩傳鮑謝風”,即以“龔黃”贊頌友人的治理才能。
  2. 政治理想象征:在文學作品中,“龔黃”常被用來表達對吏治清明的期許。例如元曲《荊钗記》中,太守自述“願效龔黃”,體現以二人為榜樣的政治抱負。

三、文學與曆史引用


四、現代意義

“龔黃”作為曆史典範,至今仍被用于強調官員應具備的“德治”與“民本”精神。例如中國法院網将其稱為“行政司法的千古典範”,凸顯其廉政、勤政的現代啟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二人具體政績或相關文學作品,可參考《漢書》《宋書》等史籍,或查閱權威曆史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龔黃的意思

龔黃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古代稱呼官府的紡織部門,也可以泛指紡織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龔黃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龔的部首是龍,共有14畫;黃的部首是黑,共有12畫。

來源

“龔黃”一詞最早見于《春秋》一書,通常用來指代古代的織布和染料工作。

繁體字

《龔黃》一詞的繁體字為「龔黃」。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龔黃的寫法與現在略有不同。龔字古時候的寫法是「龔」,黃字則寫作「黃」。

例句

1. 他買了一匹龔黃的絲綢來做衣服。

2. 龔黃是古代中國絲織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詞

龔黃可以參與組詞,如:

1. 龔黃織造:指的是古代紡織部門所進行的織造活動。

2. 龔黃染色:指的是古代紡織部門所進行的染色工作。

近義詞

與龔黃意思相關的近義詞有:

1. 織造:指的是紡織品的制造。

2. 絲綢:指的是由蠶絲纖維制成的織物。

反義詞

與龔黃意思相反的反義詞是:

1. 藍靛:指的是藍色染料。

2. 原色:指的是未經染色的顔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