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缪政的意思、缪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缪政的解釋

謬誤的政治措施。《新唐書·崔安潛傳》:“俄代 高駢 領 西川 節度,吏倚 駢 為姦利者, 安潛 皆誅之,數更除繆政,于是盜賊衰, 蜀 民以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缪政"在漢語詞彙體系中屬于複合詞結構,其核心語義需從單字訓诂與曆史語境綜合解析。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考釋,"缪"字有七種音義系統,此處當取"miù"音項,釋義為"錯誤;乖舛",如《禮記·仲尼燕居》載"不能詩,于禮缪"即用此義。而"政"字本義為匡正,《說文解字》注"政,正也",後引申為治理國家事務的舉措,《論語·為政》"為政以德"即典型用例。

二字合成"缪政",在《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中歸為偏正結構,特指"謬誤的政令措施",與《荀子·王霸》"政令行而俗美"形成語義對立。該詞在古典文獻中多用于批評失當的治國方略,如明代張溥《七錄齋集》"缪政害民,猶火焚原"的警示性表述。現代漢語中雖屬低頻詞彙,但在政策分析領域仍作為專業術語使用,指代存在邏輯缺陷或實施偏差的公共政策。

網絡擴展解釋

“缪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1. 基本釋義
    “缪政”讀作miù zhèng(注意“缪”此處不讀móu或mù),指謬誤的政治措施,即統治者或官員在施政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決策或管理不當行為。例如《新唐書·崔安潛傳》中記載的案例:“數更除缪政,于是盜賊衰,蜀民以安”,指通過糾正錯誤政策使社會恢複安定。

  2. 詞源與結構

    • “缪”本義為錯誤、偏差(通“謬”),“政”指政治、治理。組合後強調因政策失誤導緻的負面後果。
    • 曆史文獻中多用于批評官員失職或制度弊端,如《新唐書》提到的官吏勾結謀利現象。
  3. 使用場景

    • 現代語境中可用于學術讨論或曆史分析,形容治理失當的現象。
    • 近義詞包括“弊政”“苛政”,反義詞如“仁政”“善政”。

注意:該詞屬于較生僻的古漢語詞彙,日常使用較少,需注意避免與“缪”(móu,綢缪)等其他讀音混淆。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新唐書》等史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晻淡百味羹稗政謗書暴着八下裡編馬部居柴瓷吃得下搥提代乳粉颠疾多聞阙疑幹闌革濁工業古甎互剝痛瘡見鬼矯躩機織眷禮矩遊口宣鵾翔老衍鄰篴領工隆德忙并毛織品彌宗奈河橋耐靜甯觐暖壽驽筋牌樓僻奧皮酒品紅評綠纰妄罄家漆室妻子鬈心三尺令三句話不離本行詩印刷絲硯束桂順非而澤説啥同舟遇風抟鑪陁崩土長根生幄卧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