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謬誤的政治措施。《新唐書·崔安潛傳》:“俄代 高駢 領 西川 節度,吏倚 駢 為姦利者, 安潛 皆誅之,數更除繆政,于是盜賊衰, 蜀 民以安。”
“缪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基本釋義
“缪政”讀作miù zhèng(注意“缪”此處不讀móu或mù),指謬誤的政治措施,即統治者或官員在施政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決策或管理不當行為。例如《新唐書·崔安潛傳》中記載的案例:“數更除缪政,于是盜賊衰,蜀民以安”,指通過糾正錯誤政策使社會恢複安定。
詞源與結構
使用場景
注意:該詞屬于較生僻的古漢語詞彙,日常使用較少,需注意避免與“缪”(móu,綢缪)等其他讀音混淆。如需更詳細文獻例證,可參考《新唐書》等史書原文。
缪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拆分部首是“缪”和“政”。缪的左邊是纟部,右邊是謀,表示通過細緻的分析和讨論來謀劃、計劃。政的上面是⺆部,下面是正,表示治理政務。
缪政一詞最早來源于《左傳》,原指對政事進行細緻的考慮和計劃。後來逐漸演變為指對某一具體問題進行周密的思考和策劃。
缪政的繁體字是「繆政」。
古代漢字寫法中,缪政可以寫作「繆政」、「繆征」、「緢政」等,但隨着語言演變和标準化,「缪政」逐漸成為常用的寫法。
1. 他對于解決問題非常缪政,一絲不苟。 2. 缪政的工作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缪慮、缪繞、缪心、缪造
謀劃、策劃、規劃
草率、隨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