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官名。掌彌災兵,兼主諸侯疾病醫藥之事。彌,通“ 弭 ”。《逸周書·王會》:“阼階之南, 祝淮氏 、 榮氏 次之,彌宗旁之,為諸侯有疾病之醫藥所居。” 孔晁 注:“彌宗,官名。”《周禮·春官·小祝》“小祝掌小祭” 清 孫诒讓 正義:“彌宗疑即小祝,此官掌彌災兵,遠辠疾。古巫祝兼治疾病,故謂之彌宗,而主諸侯疾病醫藥之事與?”
“彌宗”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
“彌宗”是古代官職名稱,讀音為mí zōng(注音:ㄇㄧˊ ㄗㄨㄥ)。根據《逸周書·王會》及清代孫诒讓的注解,其職責為“掌彌災兵,兼主諸侯疾病醫藥之事”。“彌”在此通“弭”,意為消弭、止息,即負責消除災禍、兵患,同時管理諸侯的疾病治療和醫藥事務。
部分辭書(如查字典)提到“彌宗”在佛教語境中引申為“事物的核心或本質”,源自《大般涅槃經》的“彌陀宗”。但此用法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文獻判斷語境。
建議在解讀古籍時優先參考《逸周書》《周禮》等原始文獻及權威注釋,避免混淆不同語境下的含義。
《彌宗》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由“弓”和“宗”兩個部分構成。
部首:
1. “弓”是表示弓箭、射擊的意思,是一個常用的漢字部首之一。
2. “宗”是表示祖先、宗族、信仰、學派等意思,也是一個常用的漢字部首之一。
筆畫:
1. “弓”字由三個筆畫組成,先寫下彎曲的中間部分,再寫兩端的兩個彎弧。
2. “宗”字由八個筆畫組成,可以将它分成兩個部分來寫,上面是四個橫畫,下面是一個短撇,再加上一個豎彎鈎。
來源:
“彌宗”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經典文獻中,如《易經》、《尚書》等,主要用來形容人的品德、修養、學識等方面的充盈。
繁體:
在繁體漢字中,“彌宗”的寫法并沒有什麼不同,依然由“弓”和“宗”兩個部分組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字體的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是,“彌宗”的構造和意思并未發生變化。
例句:
1. 他具備了彌宗的武藝,不愧是武林中的宗師。
2. 這位老師既有彌宗的教育經驗,又有豐富的學識。
組詞:
1. 宗派:表示不同的宗教、學術團體等組成的派别。
2. 宗旨:表示組織、團體的基本宗教信仰、學術理念。
近義詞:
充盈、豐滿、豐盛
反義詞:
貧窮、空虛、空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