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谬误的政治措施。《新唐书·崔安潜传》:“俄代 高駢 领 西川 节度,吏倚 駢 为姦利者, 安潜 皆诛之,数更除繆政,于是盗贼衰, 蜀 民以安。”
"缪政"在汉语词汇体系中属于复合词结构,其核心语义需从单字训诂与历史语境综合解析。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考释,"缪"字有七种音义系统,此处当取"miù"音项,释义为"错误;乖舛",如《礼记·仲尼燕居》载"不能诗,于礼缪"即用此义。而"政"字本义为匡正,《说文解字》注"政,正也",后引申为治理国家事务的举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即典型用例。
二字合成"缪政",在《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中归为偏正结构,特指"谬误的政令措施",与《荀子·王霸》"政令行而俗美"形成语义对立。该词在古典文献中多用于批评失当的治国方略,如明代张溥《七录斋集》"缪政害民,犹火焚原"的警示性表述。现代汉语中虽属低频词汇,但在政策分析领域仍作为专业术语使用,指代存在逻辑缺陷或实施偏差的公共政策。
“缪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基本释义
“缪政”读作miù zhèng(注意“缪”此处不读móu或mù),指谬误的政治措施,即统治者或官员在施政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决策或管理不当行为。例如《新唐书·崔安潜传》中记载的案例:“数更除缪政,于是盗贼衰,蜀民以安”,指通过纠正错误政策使社会恢复安定。
词源与结构
使用场景
注意:该词属于较生僻的古汉语词汇,日常使用较少,需注意避免与“缪”(móu,绸缪)等其他读音混淆。如需更详细文献例证,可参考《新唐书》等史书原文。
安常习故按习暗下白萼仙百日青伴姑抱风豹鼠奇编宝帐北面渀湃髀石不储价餐霞草蛇灰线铲灭酬赎戴清履浊牴梧断编残简伐国藩条扶犂手呱啼海风花鸟画虎幄蒹葭之思监仆椒花舫街樾鹫翎卷首骏声儁伟豤祈口耳之学脸腮烈马柳緜庙廊宁处青毡故物鹊羽戎戎儒囿乳字蛇蜒势穷力蹙殊轨驷马速累贪夫狥利桐城外甥危仆献上销差下直谢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