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方出産的物品。《左傳·昭公二十年》:“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 孔穎達 疏:“樂之所用,八音之器。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其物非一處能備,故雜用四方之物以成器。”
“四物”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指四方出産的物品,最早見于《左傳·昭公二十年》。原文提到先王通過整合不同地域的資源(如制作樂器的金石、絲竹等),以達到調和政治與民心的目的。
例:古代制作樂器需用八方材料,即“四物”與方位結合,如《左傳》中“金石絲竹,匏土革木”需四方采集。
文化引申
部分資料提到“四物”象征梅、蘭、竹、菊,分别代表堅貞、高潔、正直、堅韌的品德,但這一說法較少見于權威典籍,可能是後世文化中的衍生含義。
在中醫藥中,“四物”特指四物湯,由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四味藥材組成。
“四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四物》是一個漢字詞語,指古代中藥名,即指黃精、山藥、川芎、當歸四種中草藥。
《四物》的拆分部首是“囗”和“物”,部首“囗”表示“圍繞”,而部首“物”表示“事物”。根據拆分部首,可以知道《四物》是一個與圍繞事物相關的漢字。
《四物》的總筆畫數為12畫。
《四物》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名》一書中,用來表示古代中藥名。
《四物》的繁體字為「四物」。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關于《四物》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和現代稍有不同,但總體上基本保持一緻。
1. 爸爸身體不好,醫生開了些四物湯給他調養身體。
2. 這些草藥中的四物都有非常好的滋補作用。
與《四物》相關的組詞包括:
- 四物湯
- 黃精、山藥、川芎、當歸(四種中草藥的名稱)
與《四物》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四神草(另一種中草藥的名稱)
- 四君子(由砂仁、蒼術、白術、陳皮四種中草藥組成)
《四物》這個詞本身并沒有明顯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