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咒语。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世有村人供於僧者,祈其密言。僧紿之曰:‘驴。’其人遂日夕念之。经数岁,照水,见青毛驴附於背。凡有疾病魅鬼,其人至其所,立愈。后知其诈,咒効亦歇。”
“密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相关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指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或隐秘言语。这一含义源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中的典故,描述村民被僧人传授“驴”字作为密言,长期念诵后竟能显灵治病,但咒语效力随真相暴露而消失。
构词解析
语境应用
多用于古典文献或宗教文本中,如《酉阳杂俎》等志怪小说,常与超自然现象、民间信仰关联。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作为历史词汇研究。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中的用法或相关近义词,可参考《酉阳杂俎》等唐代笔记小说。
密言是指秘密的或保密的言语,指私下或悄悄地交流的话语。
密言的拆分部首是口和言,总共有11画。
《密言》一词来源于《庄子·至乐》:“夏庙业曰:‘曰阿!气之秘言也。’”意为“啊!它是气所说的秘密的话。”
《密言》的繁体字为「密言」。
在古时候,「密言」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显著的变化。
1. 他们在密言之后,决定采取行动。
2. 她告诉我一个密言,让我保守秘密。
1. 密信:秘密传递的信件。
2. 密约:私下达成的协议。
3. 密谈:秘密交谈。
4. 密室:没有开放给公众的房间或空间。
1. 秘密:指不对外公开、不为他人所知的情况。
2. 隐秘:指隐藏或不被轻易发现的。
3. 安全:指无危险或无忧虑的状态。
公开:指完全对外公开或公众所知的。
透露:指泄露秘密或暴露隐私。
公开的、透露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