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荏菽的意思、荏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荏菽的解釋

大豆。《詩·大雅·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毛 傳:“荏菽,戎菽也。” 鄭玄 箋:“戎菽,大豆也。”《爾雅·釋草》:“戎叔謂之荏菽。” 郝懿行 義疏:“戎,壬,《釋詁》竝雲大。壬、荏古字通,荏、戎聲相轉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荏菽”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荏菽(rěn shū)指大豆,是古代對豆類植物的統稱。這一解釋源自《詩經·大雅·生民》中的記載:“荏菽旆旆,禾役穟穟”,漢代學者毛亨和鄭玄均注釋為“戎菽,大豆也”。

二、文獻依據

  1. 《詩經》與《爾雅》
    在《詩經》中,“荏菽”被描述為生長茂盛的農作物,後《爾雅·釋草》進一步解釋:“戎叔謂之荏菽”,其中“戎”通“大”,“叔”即“菽”(豆類),因此“荏菽”即大豆。
  2. 字形與語義演變
    “荏”本義為白蘇(一種草本植物),後因古音通假(“荏”與“戎”聲轉),逐漸與“菽”(豆類)結合,泛指大豆。

三、文化意義

古代農業社會中,荏菽是重要的糧食作物,象征豐收與民生基礎。其名稱的演變也反映了古代語言與農業生産的關聯性。

四、常見誤區

有觀點誤将“荏菽”釋為小米(如),但結合《詩經》等經典文獻及曆代注釋,更權威的解釋應為大豆。

網絡擴展解釋二

荏菽的意思

《荏菽》是一個成語,指的是不怕辛苦,勤勤懇懇地耕種田地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荏菽》的部首是“艹”,筆畫數為12。

來源

《荏菽》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今以秦‖師降叔鄭,荏之,行無艱難。”意為:現在以秦國來攻打叔孫氏的鄭國,他們勤勤懇懇地耕種莊稼,不怕艱難困苦。

繁體

《荏菽》的繁體字為「荏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荏菽》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由「艸」和「豖」兩個字組成。其中,「艸」代表植物,「豖」則代表牛的腳。這兩個字結合在一起,象征着人們勤勞耕種的場景。

例句

他一直秉持着《荏菽》的精神,勤勤懇懇地工作。

組詞

耕耘、勞動、勤懇、辛勤、孜孜不倦等。

近義詞

勤勞、刻苦、勤奮、努力。

反義詞

懶惰、敷衍、偷懶、遊手好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