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伐善的意思、伐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伐善的解釋

誇耀自己的長處。《論語·公冶長》:“願無伐善,無施勞。” 朱熹 集注:“伐,誇也。善,謂有能。”《漢書·丙吉傳》:“ 吉 為人深厚,不伐善。” 宋 王禹偁 《雲州節度使加使相麻》:“位極人臣,榮兼将相,勿期驕而伐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伐善”是漢語古典詞彙,出自《論語·公冶長》:“願無伐善,無施勞。”其核心含義為“誇耀自身優點或功績”。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伐”通“誇”,“善”指美德、才能,“伐善”即自矜其能,屬貶義用法。該詞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被釋為“自我标榜”,強調對個人優勢的過度宣揚,含批判意味。

從語義演變看,“伐善”最初用于描述德行層面的自我誇耀,《論語》原句中與“施勞”(誇耀功勞)形成對仗,共同構成儒家倡導的謙遜準則。現代漢語中雖較少使用,但在學術研究、古文解讀等領域仍具應用價值,常與“矜能”“自伐”等近義詞構成語義場。

權威參考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P.362
  2.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卷六P.1128
  3.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80年版P.54
  4. 王力《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2015版P.89

網絡擴展解釋

“伐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釋:

基本解釋

伐善(拼音:fá shàn)指誇耀自己的長處或才能。該詞出自《論語·公冶長》,原文為:“顔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朱熹注釋:“伐,誇也;善,謂有能。”

詳細解析

  1. 核心含義
    “伐”在此處意為“誇耀”,“善”指“長處”或“能力”。合起來表示對自身優點或功績的炫耀,帶有貶義。例如《漢書·丙吉傳》提到丙吉“為人深厚,不伐善”,即贊揚其謙遜的品質。

  2. 語境應用
    常用于描述謙遜與自誇的對比。如宋代王禹偁在《雲州節度使加使相麻》中寫道:“位極人臣,榮兼将相,勿期驕而伐善”,強調身居高位者應避免自滿。

  3. 易混淆觀點辨析
    部分資料(如、3)将“伐善”解釋為“批評好人善行”,這一說法與主流典籍記載不符。結合《論語》及曆代注釋,“伐善”更偏向“自我誇耀”,而非貶低他人。

示例與引用

“伐善”主要用于批評或勸誡自誇行為,強調謙遜品德。需注意與“貶低善行”等非主流解釋區分,以經典文獻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百結衣絆住抱素跛行千裡蒼宇攙引騁快充羨稠濁大話丹丘道經廠滌宮鬥夫多項式多元渡仔防不及防方足圓顱菲儀汾曲膚孱廣德王谷蠡王蠱冶鋘鍫火殃祭吊嗟服京口金焦譏思九文機幄峻科懇激來儀鍊球陋迹牛頓色散實驗努嘴晴照覰邊三變散亂三兇呒啥商決上秋珊瑚樹手磬子順指術數送燈台填戶脫籍帏幌畏塗下串銷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