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亮耀眼。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 牛小水 他們往他倆身上一搜,馬上把那兩卷票子,兩個寶石戒指,一條明光爍亮的金鍊子搜了出來。”亦作“ 明光錚亮 ”、“ 明光鋥亮 ”。 西虹 《家》:“窗戶上的大玻璃明光铮亮。”《新華文摘》1983年第3期:“他用棉絲把自行車的大梁、擋泥闆、鍊套、瓦圈以及每一根幅條都仔細地擦拭一遍,又站在一旁端詳一會兒,确信自行車已經明光锃亮,纖塵不染,才古怪地噓一口長氣。”
“明光爍亮”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íng guāng shuò liàng,其核心含義為光亮耀眼,多用于形容物體或場景的光澤鮮明、閃爍奪目。
基本釋義
指物體表面或光線明亮、閃爍,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感。例如:小說中描寫“一條明光爍亮的金鍊子”,即強調其光澤奪目(引自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
結構與用法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拓展
該成語最早見于現代文學作品,如《新兒女英雄傳》(、4、8均有引述),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等均收錄其釋義。
明光爍亮是形容光亮明亮耀眼的意思。它常用于形容太陽、月亮、燈火等發出強烈的光芒,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物體發出明亮的光。
明光爍亮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如下:
明:日字旁(曰)+一畫
光:光字旁(兒)+八畫
爍:火字旁(火)+七畫
亮:亠字旁(亠)+九畫
明光爍亮是漢字詞語,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并在現代漢語中被廣泛使用。在繁體字中,明光爍亮的寫法如下:
明:明
光:光
爍:爍
亮:亮
在古代,明光爍亮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其中:
明:書寫如「日」と「一」相疊,意指由太陽發光。
光:書寫如「兩匕」,表示兩個窄長物體對合,象徵光線的發散。
爍:書寫如「火」と「樂上絲」相合,表現出火焰的形態。
亮:書寫如「亠」と「両橫」,表達出東西二項重要性的概念。
1. 太陽升起時,它的光芒明光爍亮。
2. 月亮在晴朗的夜空中照耀着大地,明光爍亮。
3. 熙熙攘攘的城市燈火,使整個城市變得明光爍亮。
1. 光明爍亮
2. 火光爍亮
3. 明亮爍亮
4. 閃爍亮光
5. 星光爍亮
1. 明亮
2. 發光
3. 閃亮
4. 炫耀
5. 輝煌
1. 黑暗
2. 昏暗
3. 朦胧
4. 陰暗
5. 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