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矜伐的意思、矜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矜伐的解釋

恃才誇功;誇耀。《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艾 深自矜伐,謂 蜀 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 吳漢 之徒,已殄滅矣。’”《隋書·李谔傳》:“雖勤比 大禹 ,功如 師望 ,亦不得厚自矜伐。” 宋 蘇轼 《石鼓歌》:“勳勞至大不矜伐, 文 武 未遠猶忠厚。” 章炳麟 《五無論》:“而人之于殺,顧有悍然矜伐其能者:上者,銘之鐘石,著之史書;雖窮而在下者,亦因是得稱為好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矜伐

釋義:指自我誇耀功勞或才能,帶有驕傲自滿之意。屬貶義詞,多用于書面語。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矜”意為自誇、自負,“伐”指誇耀功勞(《說文解字》:“矜,矛柄也”,引申為自恃;“伐,擊也”,引申為居功)。二字組合後,強調以功勞或才能自我标榜。

    例:《三國志·魏書·鄧艾傳》:“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

  2. 引申義

    • 居功自傲:因功績而顯露出傲慢态度。

      例:《晉書·王濬傳》:“濬自以功大,而群臣皆抑濬,每進見,陳其伐吳之勞,甚有矜伐之色。”

    • 炫耀才能:刻意展示自身才能以博取贊譽。

      例:唐代劉知幾《史通·序傳》:“至若矜伐己能,衒鬻風操,斯又淺近之甚者。”


二、古籍權威注釋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誇耀;居功自傲”,引《後漢書·窦融傳》:“勞謙有終,矜伐無功。”

  2. 《古代漢語詞典》

    注:“矜,自負;伐,誇功。合指自誇功勞才能。”

  3. 《昭明文選》李善注

    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釋“矜伐”為“自顯其能”。


三、近義詞辨析

詞彙 核心差異 例句
矜伐 側重以功勞/才能自傲,含貶義 宋·蘇轼《論周穜擅議配享自劾劄子》:“臣敢不戒其矜伐。”
自诩 泛指标榜自身,不限于功勞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司文郎》:“生自诩才名。”
伐善 強調誇耀善行,語義較古雅 《論語·公冶長》:“願無伐善,無施勞。”

四、文化背景

儒家主張“謙德”,反對矜伐。如《周易·系辭下》:“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道家亦批判自矜,《老子》雲:“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體現傳統文化對謙遜品格的推崇。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昭明文選》李善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4. 《三國志》《晉書》(中華書局二十四史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矜伐”是一個漢語詞語,屬于貶義詞,常用于形容人過分誇耀自身才能或成就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恃才誇功、自負自大,帶有明顯的負面色彩。例如:

“他總以矜伐之态談論過往成就,令人不悅。”

二、詞源與結構

三、用法提示

  1. 語境適用:多用于批評或描述他人過度自誇的行為,如“切勿矜伐功績,保持謙遜”。
  2. 近義詞:自诩、炫耀、居功自傲。
  3. 反義詞:謙遜、低調、虛懷若谷。

四、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奧敦寶龜寶行冰壺秋月碧霞逋事乘機充贍串演定勢兌支二房東防身刀範容晷昃衮斂涵暢畫毂解鋪接站靜便救星卷宗兩宋志傳立腳點鈴閣靈監磨勵哪兒喃喃呐呐醗醅戚愛篬筤君前軍青刍琦善驲遽潤氣上冬升華深惡痛疾飾羔石谼釋迦牟尼雙掩爍電四山五嶽隨逐素烏貪騃體沉挺節挖單外廄吳均體黠慧香象絶流鄉鎮喜得些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