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o drastic;extremist] 過于偏激;贊成極端的政治或社會手段
過激言論
過激行動
(1).過于激烈。 宋 沉括 《夢溪筆談·雜志二》:“餘以謂買書而為終身之恨,近于過激。” 明 唐順之 《<劍泉奏議集>序》:“公慨然上疏攻之,其言明白切痛,多人之所難言,已而相繼攻之者益衆,然或過激,不足取信。” 魯迅 《而已集·談“激烈”》:“這裡以為平常的,那邊就算過激。”
(2).過分劇烈。 郭沫若 《落葉·第七信》:“我自己也是平安的,就是十分過激的勞動也能支持。”
“過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指言行或态度過于偏激、極端,超出合理限度,常與政治、社會手段或情緒表達相關。例如“過激言論”“過激行動”。
詳細解釋
反義詞與對比
與“穩健”相對,強調平衡與適度的必要性。例如“報紙不宜有過激的言論”。
實際應用示例
“過激”一詞既可用于描述具體行為,也可用于批評思想傾向,需結合語境判斷其具體指向。
過激這個詞源于漢語,代表着一種情緒或行為的極度激進和極端化。它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過”和“激”。
過字作為過程、超過等意思時,它的部首是辶,并且擁有9個筆畫。而激字,作為刺激、激發等意思時,它的部首是水,并且擁有15個筆畫。
過激這個詞最早的來源可追溯至古老的漢字文化。在漢字的繁體字中,過激的寫法依舊保留着先前的形态,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
在古時,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不斷的演變和變化。然而,過激這個詞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并無實質性的差别。
下面是幾個關于過激的例句:
1. 他的言辭過激,激起了争議。
2. 過激的觀點容易引發社會動蕩。
組詞方面,過激可以和其他詞彙結合形成新的詞語或短語,例如:
1. 過激言論 - 指激進的言辭或觀點。
2. 過激行為 - 指極端行動或舉動。
近義詞包括:激進、激烈、激動、極端等。
反義詞可以是:溫和、緩和、平和、穩健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