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釀蜜而不能自食的蜂。 臧克家 《自己的寫照》詩:“鄉下的莊6*家漢是蜜不齒蜂,忙碌一年是一個幹掙!”原注:“是蜂的一種,專習釀蜜,蜜成,别的蜂即逐之去。”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蜜不齒蜂漢語 快速查詢。
“蜜不齒蜂”是一個具有文學色彩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搜索結果可歸納如下:
該詞指的是一種釀蜜卻不能自食的蜂類,常用于比喻辛勤付出卻無法享受成果的人或群體。例如臧克家在《自己的寫照》詩中寫道:“鄉下的莊家漢是蜜不齒蜂,忙碌一年是一個幹掙!”,原注進一步解釋:“是蜂的一種,專習釀蜜,蜜成,别的蜂即逐之去。”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臧克家《自己的寫照》原文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蜜不齒蜂是一個中國俗語,用來形容養尊處優、不勞而獲、不知感恩的人。字面意思是嘴裡沒有蜜糖也不咬蛤蟆,而蜂則象征着蜜糖。這個詞語常常用來批評那些隻享受甜蜜而不感激别人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蜜不齒蜂》中的每個字都是由不同的部首組成。其中,“蜜”字的主要部首是蟲,它一共有11畫;“不”字的主要部首是一,它一共有4畫;而“齒”字的主要部首是齒,它一共有8畫;“蜂”字的主要部首是蟲,它一共有10畫。
來源:
這個俗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寓言故事。相傳有一隻蜜蜂飛到了一隻蛤蟆嘴邊,蜜蜂問蛤蟆:“您想吃蜜糖嗎?”蛤蟆一臉傲慢地說:“我齒不齧蜜!”結果蜜蜂便說:“嘿,蜜不齒蜂!”這個故事用來比喻那些眼高手低、不知滿足的人。
繁體:
在繁體字中,蜜不齒蜂的寫法是“蜜不齒蜂”。除部分字形有所不同外,整體的含義和拼寫和簡體字是一樣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漢字在字形上有些差異。根據古代文獻記載,蜜不齒蜂可以寫作“蜜不齒螯”。這裡的“螯”字是對蛤蟆足部的稱呼,意味着“螃蟹”。這種寫法主要是因為古代對動物和昆蟲分類不如現代準确,同時又符合當時的易于理解和傳播的要求。
例句:
1. 他得到了很多好處,卻對所有幫助過他的人毫無感激之心,真是蜜不齒蜂。
2. 在成功之後,一些人容易變得蜜不齒蜂,忘記了他們曾經受到的恩惠。
組詞:
蜜語、蜜糖、不勞而獲、嘴裡有蜜、甜言蜜語。
近義詞:
不知恩、忘恩負義、忘恩背義。
反義詞:
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春風化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