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 hunting] 外出打獵
出外狩獵。《史記·齊太公世家》:“ 西伯 将出獵。”《史記·鄭世家》:“冬十月辛卯, 渠彌 與 昭公 出獵,射殺 昭公 於野。”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二:“ 長陵 鋭頭兒,出獵待明發。”參見“ 出田 ”。
“出獵”一詞的含義及相關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解釋 “出獵”指外出打獵,字面含義為狩獵活動。例如:“他最後一次出獵打到了幾隻野鴨”。
二、詳細釋義
曆史來源
最早見于《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獵”,後杜甫《遣興》詩中也提及“長陵銳頭兒,出獵待明發”。戰國時期齊國名将孫膑曾以“出獵”比喻軍事訓練,延伸為追求目标的行為。
比喻義
現代語境中,“出獵”常用于比喻主動尋求機會或冒險行動,例如職場競争、商業拓展等場景。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原文,可參考《史記》《戰國策》等文獻,或通過網頁來源獲取具體内容。
《出獵》是指人們出門進行狩獵活動。在古代,狩獵是貴族和統治者的一項重要活動,也是展示勇武和身份地位的一種方式。
《出獵》這個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出”和“犬”。其中,“出”的拆分部首是“凵”,總計3個筆畫,“犬”的拆分部首是“犭”,總計4個筆畫。
《出獵》這個詞彙的源自古代漢字,拼音為chū liè。繁體字寫作“齣獵”。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出獵》為例,古代常用的寫法是:
【出】:出兒丨丿
【獵】:仒夕犭
1. 王者出獵,威風凜凜。
2. 他的父親是一位熱衷于出獵的獵手。
3. 昔日國王在山林中出獵,宮廷大臣騎馬相從。
1. 出行
2. 獵人
3. 狩獵
4. 出走
5. 獵物
1. 獵取
2. 狩獵
3. 打獵
4. 捕獵
1. 歸巢
2. 回家
3. 停步
4. 居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