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測度其全高。《文選·揚雄<甘泉賦>》:“直嶢嶢以造天兮,厥高慶而不可乎彌度。” 李善 注:“《爾雅》曰:‘彌,終也。’言高不可終竟而度量也。” 唐 喬潭 《群玉山賦》:“亭亭太虛,不可彌度。”
“彌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
核心含義
指“測度其全高”,即測量物體從底部到頂部的完整高度。
例如《甘泉賦》中“不可乎彌度”描述建築高聳到無法測量頂端。
字詞結構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歸類為成語,解釋為“程度或數量極大,超出估量範圍”。例如形容事件規模或情感強度難以衡量,但這種用法在古籍中未見直接例證,可能是詞義的現代引申。
發音:mí dù(拼音);結構:聯合式(動詞+名詞)。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文選》注疏。
彌度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或表示事物廣大、範圍廣泛、擴展無邊的意思。
彌度的拆分部首是弓和廣,總共包含12個筆畫。
彌度是由古代漢字組合而成的。繁體字為彌度。
古時,漢字彌度在寫法上可能會有些許不同,但整體結構和現代一樣。隻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有所變遷。
1. 這片大海的遼闊無垠,使人感歎萬分,真是一種彌度之美。
2. 他的聲音如雷霆般響徹山谷,其音量之大簡直能填滿整個彌度。
彌度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多種短語或詞組,例如:彌度之情、彌度無邊、廣彌度闊等。
與彌度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廣博、浩瀚、遼闊等。反義詞可能是狹小、有限等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