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rminal examination] “期末考試”的簡稱
學校在學期結束前舉行的考試。
“期考”是漢語中常見的口語化表達,通常指學校在學期末舉行的統一考試,全稱為“期末考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期”指學期(如秋季學期、春季學期),"考"即考試,合指學期結束時檢驗學生全階段學習成果的标準化測試。主要科目如語文、數學、外語等均會設置此類考試。
時間安排
通常在學期最後1-2周進行,具體日期由教育部門或學校統一規劃。例如小學多在1月和6月,中學則可能因會考安排略有調整。
考試形式
• 閉卷筆試為主,部分科目輔以實驗操作(如物理、化學)
• 部分地區推行等級評分制(如A、B、C等級)取代百分制
重要性說明
該成績往往占學期總評的40%-60%,直接影響升學、評優資格。部分學校會将期考與月考、期中考試成績加權計算學年總評分。
若需了解具體地區的考試政策或近年改革趨勢,建議查詢當地教育局最新公告。
《期考》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特定時間内進行的考試。通常用于教育領域,比如學校的期中考試或期末考試。
《期考》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期(qī)和考(kǎo)。
“期”字的部首是“月”,共有3畫。
“考”字的部首是“老”,共有4畫。
《期考》這個詞來源于漢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它由“期”和“考”兩個字組成,表示在固定的時間内進行考試。
《期考》的繁體字為「期考」。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期考》在古代的寫法是「期考」,字形相對簡單,沒有現代字體的變體和結構複雜的部分。
下面是一些使用《期考》的例句:
1. 我們下周有一場重要的期考。
2. 弟弟因為緊張,考試前一天就開始複習期考的内容。
與《期考》相關的一些組詞:
1. 期末考試
2. 期中考試
3. 期望
4. 期限
與《期考》意思相近的詞語:
1. 考試
2. 考量
3. 考核
與《期考》意思相反的詞語:
1. 放假
2. 休息
3. 沒有考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