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蟲,身體小,淺綠色,頭胸部黑色,危害棉苗等多種農作物。通稱棉蚜蟲。
棉蚜是一種對棉花及其他農作物危害顯著的昆蟲,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分類與形态
棉蚜(學名:Aphis gossypii)屬于蚜科蚜屬,體長1.5-4.9毫米,活體呈黃色至深綠色,頭胸部黑色,腹部有黑色斑紋。有翅個體觸角第三節具環狀次生感覺圈。
生活習性
以受精卵在石榴、花椒、木槿等植物上越冬,每年可繁殖10-30代,南北棉區差異顯著。
寄主範圍
全球至少700種寄主植物,包括棉花、瓜類、豆類、石榴等,通過吸食汁液直接損害植物,并傳播50餘種病毒(如黃瓜花葉病)。
經濟影響
主要危害棉花苗期,導緻葉片卷縮、生長延遲,嚴重時減産。我國黃河流域、遼河流域受害最重,長江流域次之。
成語“棉蚜”比喻對害人者心慈手軟,但此用法罕見且與生物學定義無關。
如需更詳細分類或防治技術,可參考(搜狗百科)及(蚜蟲研究資料)。
《棉蚜》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解釋。
《棉蚜》的第一個字“棉”是由“木”字旁作部首,總共有12畫。第二個字“蚜”則由“虍”作為部首,總共有11畫。
《棉蚜》中“棉”字指的是一種植物棉花,而“蚜”則表示一種小型的昆蟲,俗稱為蚜蟲。這個詞彙可以用來描述蚜蟲在棉花上的繁殖和危害。
在繁體字中,“棉”字的寫法為“縵”,而“蚜”字的寫法為“蝨”。
在古代漢字中,“棉”字寫作“綿”,意為純白的棉花。“蚜”字寫作“蚻”,用來表示蚜蟲一類的昆蟲。
他們必須采取措施來阻止棉蚜對莊稼的危害。
棉田、蚜蟲、危害、采取措施。
棉蟲、棉葉蟲
棉蚜的反義詞是“有益昆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