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市制的意思、市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市制的解釋

我國人民習用的計量制度。亦稱“ 市用制 ”。市制的主要單位及其與法定計量單位等的關系如下:長度單位,一市尺等于一米的三分之一。重量、質量單位,一市斤等于五百克。容量單位,一市升等于一升。按,*********于1984年規定,我國的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目前采用的市制計量單位,可以延續使用到1990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市制是中國傳統計量單位體系的總稱,主要用于日常交易和商貿活動中。其核心特征是以十進制為基礎,結合民間習慣形成複合單位名稱,具有鮮明的本土化特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市制指"我國人民習慣使用的計量制度",與公制、英制并列構成三大計量體系。

市制的曆史可追溯至秦漢時期,唐代形成以"尺寸斤兩"為核心的完整體系,至1930年國民政府頒布《度量衡法》實現全國統一。該體系包含長度、質量、面積、容積四類基本單位,例如長度單位"市尺"(約0.3333米)、質量單位"市斤"(500克)等,其中"市擔""市畝""市升"等衍生單位至今仍在農貿領域使用。

2018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單位使用規範》明确指出,市制單位仍可在特定場景合法使用,但需标注公制換算值。例如在土地面積計量中,"1市畝=666.67平方米"的換算标準具有法定效力。當前市制主要應用于傳統手工業、農産品交易及民間契約文書,其存續既體現計量文化的傳承,也為研究中國古代經濟史提供實物參照。

網絡擴展解釋

“市制”是我國曾經長期使用的一套傳統計量制度,也稱為“市用制”。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市制是1928年國民政府《中華民國權度标準方案》确立的計量體系,以公制(米突制)為基礎,結合中國民間傳統計量習慣制定。主要涉及長度、重量、面積、容量等單位,如市尺、市斤、市畝、市升等。

  2. 曆史沿革

  1. 主要單位換算 以公制為基準的核心換算關系:
  1. 現狀與使用 目前中國大陸已全面采用國際單位制,但市斤、市畝等部分單位仍在民間交易中沿用,香港地區則保留更多舊制單位(如16兩制市斤)。

  2. 補充說明 需注意與日本"市町村制"(行政區劃制度)的區别,兩者名稱相似但内容無關。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和政府文件說明,如需完整曆史沿革或具體換算公式,可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管理條例》等官方文件。

别人正在浏覽...

黯晦消沉擺平半月刊保正辟舉藏香産地長樂華撮鹽入火澹然得寸進尺丁屐煩忙肥膌鳳竹富而好禮剛石工薪關牐橫插橫卷化風花街柳陌講閲絜矩盡家夔府苦苦壼政覽眺厘剔亂碼漫畫貓步冒寒美除謬論謀材撚粉鳥耘頻仍破傷風怯聲怯氣青田凍情見力屈氣消膽奪三差五錯沙輪生疾事繇瘦龍署記蘇門四學士桃李成蹊天章歪行貨丸劍躗語無日無夜消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