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面額的意思、面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面額的解釋

(1) [denomination]∶代表一系列特定價值的票面數額

(2) [value]∶票面價值

這兒不久就要發行一種新票面額的航空郵票

(3) [face]∶泛指面部

面額焦爛。——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詳細解釋

票面的數額。《今古傳奇》1991年第5期:“兩萬字以上的手稿……需退者,請附上與寄稿時面額相等的郵資。”《文彙報》1991.11.29:“此前最大的是今年10月30日投入流通領域的面額為500盧布的鈔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面額"是現代漢語中與貨币經濟密切相關的重要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票證表面明确标注的金額數值。根據權威詞典及法律規範,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票據或貨币票面标明的金額數值"【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該定義強調三個要素:載體屬性(票據或貨币)、形式特征(票面顯示)、價值屬性(金額數值)。

二、應用場景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大詞典》解釋,該詞主要應用于三個領域:①人民币紙币标注的"壹佰圓""伍拾圓"等字樣;②債券、支票等金融票據記載的兌付金額;③郵票、代金券等有價憑證的預設價值【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大詞典》】。

三、法律屬性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币管理條例》第十七條,人民币紙币面額具有法定強制性,任何單位與個人不得拒收以面額标明的法定貨币【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币管理條例》】。這種法定屬性使之區别于紀念币的收藏價值或外币的兌換價值。

四、演變過程 據《漢字源流精解字典》考證,"面額"屬近現代複合詞,"面"取"表面"義,"額"由"匾額"引申為"記載的數目",組合後特指票面記載金額。該詞在民國時期銀元流通時已廣泛使用,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發行後成為法定術語【來源:中華書局《漢字源流精解字典》】。

五、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說明文件指出,面額不同于實際價值:①紀念币面額僅具象征意義,不反映貴金屬材質價值;②殘損币可按面額兌換,但品相影響其流通功能;③外币面額需按實時彙率換算【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貨币金融知識手冊》】。

網絡擴展解釋

“面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主要含義:

  1. 金融領域的核心定義
    指貨币、證券等票面上标明的數額,如紙币、硬币、債券等。例如,人民币100元紙币的“面額”即100元。在股票發行中,面額指初次定價,可能與實際交易價格不同。

  2. 支付工具的延伸應用
    除法定貨币外,優惠券、代金券等非貨币支付憑證也會标注面額,代表其可兌換的價值。

  3. 貨币單位的層級結構
    多數貨币體系采用“主單位+輔币”模式,如1元=100分。部分複雜體系(如奧斯曼帝國貨币)存在多級換算,例如1裡亞爾=12000阿克切。

  4. 古漢語中的特殊用法
    在清代文獻(如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中,“面額”曾指人的面部,屬文學化表達,現代已極少使用。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白晰搬駁傍人籬壁北馬骠姚不豐不殺布濩曹邱臣門如市傳梆春翹撺唆酢酨底着餌烹發財飛傳風月無涯分陝故弊雇借過諐黑幟建豎僥靈交谪寄汲肌石九邱絶欲峻網忼忾扣環酷苛連津澧澧路不拾遺賂地慢調扪籥面館腦後賬扭捏作态飄殚仆卒鉛刀青瑣郎少文是非自有公論視息收陰鼠坻私訴聽證銅雀妓外來蝸痕無莫閑是閑非諧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