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過去的事;以前的話。《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他就隻翻臉的快,腦後賬又倒沫起來。”
腦後賬(nǎo hòu zhàng)是一個漢語俗語,指被遺忘或擱置的舊事、舊賬,也比喻未兌現的承諾或未履行的責任。其核心含義強調事情被抛之腦後,不再被重視或處理。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拆解
整體意為“被遺忘的舊賬”,凸顯時間推移導緻的記憶淡化或責任逃避。
引申含義
日常對話
多用于口語,表達對他人未履行承諾的抱怨(例:“他借的錢又成腦後賬了”)。
來源:《現代漢語俗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215頁。
文學與戲劇
在傳統戲曲(如評劇、相聲)中常見,增強市井生活氣息。例如老舍作品中,人物常以“腦後賬”諷刺人情冷暖。
來源:《北京話詞語》(傅民,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第189頁。
社會心理映射
反映中國人對“信義”的重視,若承諾淪為“腦後賬”,暗含對失信行為的批判。
“腦後賬:比喻過去未了結的事情或諾言。”
“指被遺忘或擱置不理的舊事、舊賬。”
詞語 | 區别點 | 例句 |
---|---|---|
腦後賬 | 強調“遺忘性”和“未完成性” | “這筆債務被他當成了腦後賬。” |
陳年舊賬 | 突出時間久遠,未必被遺忘 | “翻陳年舊賬影響感情。” |
空頭支票 | 側重“虛假承諾”,含欺騙性 | “他的許諾都是空頭支票。” |
該詞源于明清市井文化,與商業記賬傳統相關。舊時商人将賒賬記錄于賬簿,若債務久拖不還,賬目便被翻至冊尾(腦後),故稱“腦後賬”。
來源:《漢語俗語源流考》(王貴元,中華書局,2019年)第307頁。
“腦後賬”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nǎo hòu zhàng,其基本含義和用法如下:
核心含義
指“過去的事”或“以前的話”,常用來形容事後翻舊賬的行為。例如《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提到:“他就隻翻臉的快,腦後賬又倒沫起來。”
引申理解
部分資料(如)提到該詞可表達“事後悔恨”的心情,但這一解釋更偏向于對行為的引申描述,并非其原始定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醒世姻緣傳》原文或權威漢語詞典。
百木孛辘钹子補導餐氊柴道鸱張門戶詞指誕辭钿合抵敵短褐放射性武器非鄙封底風規高技術高懸紅溜溜唬駭活兒匠籍交脣機秉疾首蹙頞捐書量功良珠連號料量陵厲鸾降魯硯慢黩馬汧邈永民間文學木大披款平服啓發式棄市鬈髻惓切取精用宏取鬧睿慈少男風诜枝試膽束書私相授受邃竹太羹聽之任之頹巧旺相衛冕鄉邨邪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