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上兌的意思、上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上兌的解釋

舊時向政府交納捐官銀兩叫“上兌”。《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他自己拏錢捐官,朋友是不好止住他的,隻好聽其所為。等到上兌之後,便把店中之事料理清楚,又替東家找了一個人接手,他便起身進京引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他本是個一榜……這回明保送部引見,要想設法過個道班,卻又不願意上兌,要避過這個‘捐’字,轉托了 車老爺 來托我辦。”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上兌"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背景和金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上級或官府繳納錢糧、賦稅等。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并引用權威來源:


一、本義:繳納賦稅錢糧

二、引申義:金融領域的特定交付


三、使用場景說明

  1. 曆史語境: 主要用于明清至民國時期賦稅制度描述(如"上兌皇糧")。
  2. 現代金融: 用于銀行票據、國庫券等到期兌付場景(如"持彙票到銀行上兌"),屬專業術語。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古代漢語詞典》[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3. 中國人民銀行. 《支付結算辦法》[Z]. 1997.
  4. 中國銀行業協會. 《票據業務術語規範》[Z]. 2018.

(注:因部分文獻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此處按學術規範标注來源名稱;金融術語可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官網www.pbc.gov.cn 政策文件庫)

網絡擴展解釋

“上兌”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上兌”指舊時向政府交納捐官銀兩的行為。這一用法在清代文獻中常見,例如《官場現形記》第三一回提到“等到上兌之後,便把店中之事料理清楚”,《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六回也記載了相關事例。這裡的“兌”與貨币交易相關,引申為繳納銀兩完成捐官流程。

二、詞義解析

  1. “兌”的多重含義
    根據漢典解釋,“兌”本義為交換(如兌換、彙兌),也指八卦之一(象征沼澤),或表示“直”(如“松柏斯兌”)。在“上兌”中,“兌”特指銀兩的繳納行為。

  2. 曆史背景
    清代允許通過捐納銀兩獲得官職,稱為“捐官”或“捐班”。完成銀兩繳納(即“上兌”)是取得官職資格的關鍵步驟。

三、注意區分

部分網頁提到“上兌”有“受騙”的含義(如查字典網頁),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與“上當”一詞的混淆。建議以權威古籍和詞典的釋義(繳納捐官銀兩)為準。

四、擴展閱讀

若需了解清代捐官制度及“上兌”的具體操作,可參考《清史稿》或《官場現形記》等文獻,進一步結合曆史背景理解該詞的社會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昂昂自若叭嗒辦好暴虐無道報說炳粲博覽五車采信長坂觸羅鉏子丹憤雕紅漆地喙地突頓颔頓撼鳳節賦禀附出浮借扶盧該富羹獻詭行谷犬宏肆紅袖添香煌扈踐蹅機船結款禁當技女進賢退奸九變虀糟了局溜冰場柳子戲賣勁鳥鄉迫擊炮劈空扳害娉財缺微曲知三徑灑灑殺地繩牀土锉石虎殿數見不鮮素組傥若脫冠汶上蚊響文移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