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外庸的意思、外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外庸的解釋

謂任地方官時的政績。 唐 韓愈 《沂國公先廟碑銘》:“暨暨 田侯 ,兩有文武。訖其外庸,可作承輔。” 宋 葉適 《除秘閣修撰謝表》:“屬厭時望,積累外庸,不虛論撰之名,始副掄除之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外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任地方官時的政績”,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二、使用場景與文獻例證

  1. 曆史文獻:
    • 唐代韓愈《沂國公先廟碑銘》中提到:“訖其外庸,可作承輔”,意為地方官政績顯著者可升任中央要職。
    • 宋代葉適《除秘閣修撰謝表》中“積累外庸”指通過地方治理積累功績。
  2. 應用範疇:
    • 多用于古代官員考核、升遷的語境,強調地方治理的實際成效而非表面功名。

三、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及唐宋文獻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外庸的意思

外庸(wài yōng)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外表虛僞,内心不真實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外庸的部首是“⺆”(人),總共有9畫。

來源和繁體

外庸一詞最早出現在《康熙字典》,由二字組成:外和庸。其中,“外”表示外表或外部,“庸”表示淺卑、虛僞。現代繁體字寫作“外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寫漢字的筆畫和結構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外庸”一詞在古代的基本意思沒有改變。

例句

他的外庸态度讓人無法相信他說的話。

這個人看起來很正直,但其實内心是外庸的。

組詞

外庸也可以作為詞語的組成部分:

近義詞

外庸的近義詞包括:

反義詞

外庸的反義詞是真實、真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