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猛捷的意思、猛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猛捷的解釋

兇猛而敏捷。 晉 傅玄 《走狗賦》:“蓋輕迅者莫如鷹,猛捷者莫如虎,惟良犬之稟性兼二儁之勁武。” 宋 蘇轼 《送淵師歸徑山》詩:“溪城六月水雲烝,飛蚊猛捷如花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猛捷”是一個漢語合成詞,由“猛”和“捷”兩個語素構成,其含義可從字源、古籍用例及現代釋義三個層面進行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猛”的含義

    指勇猛、剛烈、氣勢強盛。《說文解字》釋“猛”為“健犬也”,引申為勇力過人、行動果決。如《漢書·張敞傳》載:“豺狼當道,安問狐狸”,後以“猛”喻剛烈無畏之态。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7卷,頁5123)。

  2. “捷”的含義

    表迅疾、敏捷。《爾雅·釋诂》雲:“捷,疾也”,強調動作快速利落。如《莊子·徐無鬼》:“猿猴之捷來措”,形容靈巧迅捷。

    來源:《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頁2876)。

  3. 合成詞“猛捷”

    融合“勇猛”與“敏捷”雙重特質,形容人或動物行動既迅猛有力又靈活快速。如明代《水浒傳》第六十七回:“索超慣使金蘸斧,猛捷無比。”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0年,頁987)。


二、古籍用例與權威解析

  1. 軍事語境

    多用于形容武将或戰士的作戰風格。清代《清史稿·列傳四十八》評述名将嶽鐘琪:“臨陣猛捷,出奇制勝。”

    來源:《二十四史全譯·清史稿》(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卷281)。

  2. 動物特性描寫

    常見于刻畫猛獸或猛禽。北宋《太平禦覽·羽族部》引《博物志》:“鷹隼猛捷,搏擊長空。”

    來源:《太平禦覽校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卷928)。

  3. 武藝與競技

    明清小說常以“猛捷”形容高超武藝。如《三俠五義》第三十九回:“展昭縱身躍起,猛捷如猿。”

    來源:《中國古典小說辭典》(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頁214)。


三、現代語義與用法

現代漢語中,“猛捷”屬書面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強調“力量與速度的完美結合”。

示例:

“特種部隊行動猛捷,如雷霆出擊。”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頁904)。


四、語源考據

“猛捷”屬并列式合成詞,遵循古漢語“同義連用”構詞法。王力《古代漢語》指出:“猛、捷皆含迅疾義,複合後強化動态威勢。”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頁831)。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
  2. 《辭源》(修訂本)
  3. 《古代漢語詞典》
  4. 《二十四史全譯·清史稿》
  5. 《太平禦覽校訂本》
  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7. 《王力古漢語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

“猛捷”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měng jié,其核心含義為“兇猛而敏捷”。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詞義


2.古典文獻出處


3.現代用法與例句


4.總結

“猛捷”是兼具力量與速度的複合形容詞,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動态的激烈與迅疾。其古典用例豐富,現代亦可靈活應用于描述體育、武術或自然生物等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

百喙暴鱗薄靡偲偲剗騾子抄估出類拔群翠篠定期額徵告勑梗悍乖遠光副棺椁爟火刮言骨董囊跪石姑射孤外還迊宏傑箭步江淹夢筆荊棘叢生舊貫舊态複萌钜公麇獐尻馬課室廥積款足嬾架淋雨厲肅毛毼民無信不立鬧穣穣念道尼媪逆反心理期瓜雀頭履省鈔甚麽侍宴受取爽適損除套服通域頹剝往返徒勞文謅烏虖相聞顯弄嘯傲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