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足的意思、款足的詳細解釋
款足的解釋
中間空的鼎足。《爾雅·釋器》:“﹝鼎﹞款足者謂之鬲。” 郭璞 注:“鼎曲腳也。” 郝懿行 義疏:“鼎款足,謂足中空也。” 王引之 《經義述聞·爾雅中》:“家大人曰:‘款足,謂空足也。’…… 郭 以款足為曲腳,失之。”
詞語分解
- 款的解釋 款 ǎ 誠懇:款留。款曲(?)(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親切融洽)。款誠。款語(懇切談話)。 器物上刻的字,書畫、信件頭尾上的名字:落款(題寫名字)。題款。 式樣:款式。 法規條文裡分的項目:條款。
- 足的解釋 足 ú 腳:足下(對對方的敬稱)。足迹。足球。足壇。失足。高足(敬辭,稱别人的學生)。舉足輕重。畫蛇添足。 器物下部的支撐部分:鼎足。碗足。 充分,夠量:足月。足見。足智多謀。 完全:足以。足色。 值
網絡擴展解釋
“款足”是古代器物(如鼎、鬲)的特定部位稱謂,指中間空心的鼎足。該詞源自《爾雅·釋器》中的記載:“(鼎)款足者謂之鬲。”以下是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款足指鼎或鬲(古代炊具)的空心足部,與實心足相區别。這種設計可能用于增加受熱面積,提升烹饪效率。
2.學術争議
- 郭璞的注解:認為款足是“曲腳”,即彎曲的足部(《爾雅注》)。
- 清代學者的反駁:郝懿行在《爾雅義疏》中提出,款足應為“足中空”,強調空心的結構特征;王引之進一步指出“款足即空足”,認為郭璞的“曲腳”說法有誤。
3.詞源與關聯
- “款”古有“空”“虛”之意,如《說文解字》中“款,空也”,與“款足”的空心特性呼應。
- 同類器物中,鬲因空心足特征被歸類為“款足鼎”,而實心足的鼎則另有名稱。
4.現代應用
- 該詞屬于古漢語專有名詞,主要用于文獻考據或考古領域,描述古代器物的形制特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演變或具體器物示例,可參考《爾雅》原文及清代考據學著作。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款足
款足是一個中文詞彙,指的是貨物款項齊足、足夠付清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款足的拆分部首是欠(缺少)和足(充足),總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款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業活動。在進行買賣時,買方需要确保足夠的款項來付清貨款。如果貨款不足,就無法完成交易,故有了款足這個詞。
繁體
款足的繁體字是款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款足的寫法和現代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
例句
買賣雙方達成協議後,确保款足是順利完成交易的前提。
組詞
- 款式:指的是款項的類型和形式。
- 資款:指的是資金的款項。
- 足夠:指的是充足、充裕。
近義詞
- 付款:表示支付貨款。
- 齊備:表示足夠、完備。
反義詞
- 欠款:表示欠缺貨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