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梅妝的意思、梅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梅妝的解釋

“ 梅花粧 ”的省稱。 前蜀 牛峤 《紅薔薇》詩:“若綴 壽陽公主 額,六宮争肯學梅妝。”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四》:“ 東坡 有小妹,善詞賦,敏慧多辯,其額廣而如凸。 坡 嘗戲之曰:‘蓮步未離香閣外,梅妝先露畫屏前。’”參見“ 梅花粧 ”。


(1).“ 梅花粧 ”的省稱。 唐 李商隱 《對雪》詩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應欲試梅粧。”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可憎的臉兒堪撚塑,梅粧淺淺宜澹注。” 明 陳铎 《梧桐樹·冬日題情》套曲:“學弄梅粧,又恐怕天孫妒,無言半晌空扃戶。”參見“ 梅花粧 ”。

(2).指梅花。 清 陳維崧 《绮羅香·詠海棠》詞:“褪盡梅粧,飄殘杏靨,春事今年恁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梅妝”是“梅花妝”的省稱,指古代女子以梅花形狀裝飾額頭的妝容,兼具美學與文化意蘊。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起源與傳說
    相傳始于南朝宋壽陽公主。據記載,公主在含章殿休息時,梅花落在她的額間,形成花瓣狀印記,揮之不去,宮人紛紛效仿,遂成“梅花妝”。這一典故成為曆代文人詠歎的題材,如李商隱詩句“忍寒應欲試梅妝”。

  2. 形式與流行
    梅妝以額間描繪或粘貼梅花形裝飾為特征,材質包括金箔、彩紙等。南北朝時期盛行,唐朝因上官婉兒推廣再度興起。宋代詩詞中亦常見相關描寫,如石孝友“壽杯叢處豔梅妝”。

  3. 文化意涵
    梅妝不僅象征女子容顔之美,還與梅花高潔、堅韌的品格相關聯。其裝飾形式逐漸演變為女性妝容的經典元素,成為古代審美文化的重要符號。

注:如需了解更完整的詩詞引用或曆史演變,可參考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梅妝》的意思

《梅妝》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梅花的裝飾或修飾。梅妝通常指用梅花的圖案、形象或色彩進行裝飾的藝術或美容行為。

《梅妝》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梅妝》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木并,并包含了8畫。

《梅妝》的來源

《梅妝》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梅花文化。在中國,梅花被譽為冬季花的代表,象征着堅韌、傲雪和不屈不撓的品質。梅妝一詞則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引申出來的描述梅花裝飾、修飾的意思。

《梅妝》的繁體

《梅妝》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梅妝」。

《梅妝》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梅妝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然而,我們目前沒有找到關于古時候漢字寫法的具體資料。一般認為,梅妝古時候的寫法應該保持基本的構詞意義和外形。

《梅妝》的例句

1. 她身着一襲梅妝的漢服,優雅地走在人群中。

2. 這幅畫上的梅妝圖案極其精美,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相關詞語

組詞:梅花、梅香、梅雨、梅子。

近義詞:梅花妝。

反義詞:無相關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