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媚事的意思、媚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媚事的解釋

謂以谄媚事人。《漢書·王莽傳上》:“又遣 王昭君 女 須蔔居次 入侍。所以誑耀媚事太後,下至旁側長禦,方故萬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媚事”的漢語詞典釋義與文化解析

“媚事”是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以谄媚、奉承的态度侍奉或對待他人,通常帶有貶義色彩,強調行為動機的不純正與人格的卑下。以下從權威辭書與語言文化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一、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釋為:“谄媚事奉。” 強調通過讨好、巴結的方式服務于權勢者,隱含喪失原則以謀取私利之意。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2卷,第1523頁(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雖未直接收錄“媚事”詞條,但對“媚”的釋義為“有意讨人喜歡;巴結”,如“谄媚”“獻媚”。結合“事”(侍奉、服侍)的語素,可推知“媚事”即“以谄媚之态侍奉”。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90頁


二、單字解析與構詞邏輯


三、文化語境與典型用法

在傳統文化中,“媚事”常批判喪失氣節的行為: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核心差異 情感色彩
媚事 強調“侍奉”過程中的谄媚姿态 強烈貶義
阿谀 側重言語奉承 貶義
趨炎附勢 側重依附權勢的行為動機 貶義

參考文獻

  1. 羅竹風 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3.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中華書局, 2013(影印本).
  4. 楊伯峻. 《論語譯注》. 中華書局, 2009.
  5. 魯迅. 《魯迅全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外部鍊接,文獻信息均标注權威出版來源,可依據書名與出版社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媚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mèi shì,其核心含義指通過谄媚、讨好的手段來迎合他人,以達到個人目的的行為。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行為特征
    表現為刻意迎合他人喜好,甚至通過誇張的言行博取好感,例如《漢書·王莽傳上》中記載王莽“媚事太後”以鞏固權力,即為此類典型。

  2. 使用場景
    常見于描述政治家、商人、公衆人物等群體中為達目的而采取虛僞手段的行為,也可指日常社交中的功利性讨好。

三、曆史與出處

四、相關詞彙

五、總結

“媚事”強調以非真誠的方式獲取利益,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其曆史典故和現代應用均反映出對人性中功利一面的批判。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成語詞典中的擴展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白栝百辟百職避免并兵撥剌殘軍敗将柴棘長铗乘罅垂天翅楚飵鄧亞萍東又不着,西又不着都荔餓鬼放绁蜂轶馮玉改歲鬼怪海溢合權畫卵黃骠回告交戲頰顋冀鈔刊立科松曠代來昆禮律輪王綸至芒神妙才秘化冥山密事墨車鴾母目豔賠填惬當齊難青覽群起效尤融融曳曳上林苑熟滑私仇所向無敵宿嫌貪洿物競天擇祥景詳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