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葬器。《漢書·霍光傳》:“ 光 薨……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 顔師古 注:“ 服虔 曰:‘東園處此器,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畫之,以鏡置其中,以懸屍上,大歛并蓋之。’ 師古 曰:‘東園,署名也,屬少府。其署主作此器也。’”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詔給溫明秘器,歛以袞章,備九命之禮。” 清 唐孫華 《耶律丞相墓》詩:“當年秘器賜溫明,一旦耕犂長秋黍。”
(2).殿名。《後漢書·耿弇傳》:“時 光武 居 邯鄲宮 ,晝卧 溫明殿 。” 李賢 注:“ 漢 趙王 如意 之殿也,故基在今 洺州 邯鄲縣 内。”
“溫明”一詞的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主要分為以下三類解釋:
指性格溫和且内心明亮,表現為善良正直、溫文爾雅的氣質。例如用于贊美他人或取名:
漢代墓葬中使用的漆制冥器,功能與形制特殊:
特指漢代邯鄲宮内的“溫明殿”,如《後漢書》記載漢光武帝曾居此殿。
注意:現代語境下,“溫明”多用于形容性格或人名;曆史文獻中則需根據上下文判斷指向葬器或殿名。如需專業考古資料,建議參考《漢書》《後漢書》等古籍原文。
溫明(wēn míng)是一個表示溫暖、亮光的詞彙。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溫”和“明”。
拆分部首和筆畫:
“溫”字的部首是“水”,它有12畫。而“明”字的部首是“日”,它有8畫。
來源:
“溫明”一詞的來源有兩部分。其中,“溫”自古就代表溫暖、和煦的意思,具有使人心情舒暢的涵義。而“明”則表示光明、明亮,給人希望和溫暖的感覺。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溫明”這個詞彙。
繁體:
在繁體字中,“溫”字保持不變,而“明”字的“日”部分會變成“曰”,形成“溫曰”這個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溫”字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是一個類似于“雲”的部分,下面是一個“水”的部分。而“明”字由“日”和“月”兩個部分組成。這種古代漢字的寫法在日本的偏旁部首中仍然有所保留。
例句:
1. 他的話語溫明如陽光,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2. 她笑容燦爛,眼神溫明,給人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
組詞:
溫暖、明亮、溫和、明晰、溫潤、明媚、溫情、明朗、溫柔、明親
近義詞:
溫暖、明亮、和煦、明朗、溫和、明親、溫情、明麗
反義詞:
寒冷、黑暗、陰郁、冰冷、暗淡、冷漠、不明、涼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