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磁石。俗稱吸鐵石。《呂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鐵,或引之也。” 晉 郭璞 《慈石贊》:“慈石吸鐵,母子相戀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四·慈石》﹝釋名﹞引 陳藏器 曰:“慈石取鐵,如慈母之招子,故名。”參見“ 磁石 ”。
“慈石”是“磁石”的古代别稱,即現代所指的吸鐵石。其含義及解釋如下:
慈石即磁石,主要成分為四氧化三鐵($text{Fe}_3text{O}_4$),具有吸引鐵制品的特性。這一名稱在《呂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中均有記載,如“慈石召鐵,或引之也”()。
“慈”源于其特性被類比為“慈母吸引子女”的形象。古人觀察到磁石吸鐵的現象,認為其像慈母召喚孩子般具有天然吸引力,故稱“慈石”()。
根據《本草綱目》等記載,慈石在古代醫學中被廣泛使用:
慈石在不同文獻中又稱“玄石”“處石”“吸針石”等。其物理特性在《淮南子》中也有明确描述:“慈石能引鐵,及其于銅,則不行也”(),說明古人已認識到磁石僅對鐵類金屬有效。
這一名稱還反映了古代将自然現象拟人化的思維方式,類似法語中“aimant”(磁鐵)兼具“多情”之意的文化現象()。
慈石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來形容某種特定的石頭。
慈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是:心(部首),5(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很難追溯到具體的來源淵源。但從字面上來看,可以解讀為“慈愛之石”。慈石可能是因為其柔軟細膩的質地或者美麗的外觀而得名。
在繁體字中,慈石的寫法與簡體字稍有不同,但仍保留了“慈”的意思。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使用的是繁體字的寫法,與現代簡體字寫法有所不同。
例句:
1. 在這個岩洞中我發現了一塊慈石,它光滑細膩,非常美麗。
2. 這座廟裡供奉着一塊傳說中的慈石,被認為具有神秘的力量。
慈石的組詞:慈石廟、慈石雕塑、慈石手鍊。
慈石的近義詞:仁石、善石。
慈石的反義詞:惡石、兇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