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馬桶。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四:“馬子,溲便之器也。本名虎子, 唐 人諱虎,始改為馬。”《兒女英雄傳》第九回:“請問,一個和尚廟,可那裡給你找馬子去?”《人民日報》1991.5.6:“五年前,上門倒馬子的 李妙順 得知她生活難以自理,就一聲不響地攬下了油鹽柴米,挑水洗衣等差事。”參見“ 馬桶 ”。
(2).賭6*博時用以計數的籌子。 清 虞兆湰 《天香樓偶得·馬字寓用》:“賭6*博者以物衡錢,謂馬子。”《歧路燈》第二十回:“﹝ 盛希僑 ﹞説道:‘你家未必有賭籌,快取四五吊錢,做馬子。’”
(3).方言。男巫的一種。《歧路燈》第四七回:“ 鄭大嫂 道:‘是上年天旱, 槐樹莊 擂了一個馬子,説是猴爺,祈了一壇清風細雨,如今施金神藥,普救萬人。’” 栾星 注:“馬子,覡的一種, 豫 俗稱馬子。”
(4).方言。指土匪。《瞭望》1991年第10期:“馬子來了,快快關門!”
(5).馬。 耶林 《月台上》:“馬子不肯聽車夫擺布,在雪地上狡猾地盤旋着。”
幼馬。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馬子漢語 快速查詢。
“馬子”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曆史演變和語境變化存在較大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古代便器代稱(核心含義)
社會活動相關引申
對女性的稱呼(20世紀後)
地域文化差異
提示:以上内容綜合了漢典、方言研究及社會語言學分析(來源1/2/6/8),部分網絡說法(來源3/5/7)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馬子》是一個中文詞彙,常用于口語中,其意思是指某人的情人、情侶或者私生子女。
《馬子》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馬(mǎ)和子(zǐ),其中馬部的筆畫數為10,子部的筆畫數為3。
《馬子》這個詞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小說中,如《紅樓夢》等文言文作品中都有使用。現代口語中更常用于描述情侶關系或非婚生子的存在。
《馬子》的繁體字為「馬子」。
在古時候,馬的寫法與現代相同。而子的古代寫法如下:
古體字:
子
1. 他的馬子很漂亮,每次出門都引來不少回頭率。
2. 這個小孩是她的馬子,但是他們并沒有結婚。
1. 馬夫
2. 馬車
3. 馬鞭
1. 男友
2. 女友
3. 愛人
1. 兄弟姐妹
2. 同學
3. 朋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