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途遠的意思、日暮途遠的詳細解釋
日暮途遠的解釋
亦作“ 日莫途遠 ”。天色已晚而路程尚遠。比喻力竭計窮。《史記·伍子胥列傳》:“吾日莫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日暮途遠,人間何世!” 宋 秦觀 《代程給事乞緻仕表》:“日莫途遠,顧己分之非安;漏盡鐘鳴,亦人言之可畏。” 明 湯顯祖 《紫箫記·惜别》:“ 尚君 西歸,終有南來之日……隻有老夫日暮途遠,恐當沒齒邊陲,星星白髮,無相見期矣。” 黃中黃 《沉荩》第二章:“及至北事之起, 張之洞 坐擁練兵,漸露日暮途遠,倒行逆施之概。”
詞語分解
- 日暮的解釋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日暮時分,炊煙袅袅日暮,所擊殺者無慮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詳細解釋傍晚;天色晚。《六韬·少衆》:“我無深草,又無隘路,敵人已至,不適日暮。” 唐 杜牧 《金谷園》
- 遠的解釋 遠 (遠) ǎ 距離長,與“近”相對:遠方。遠道。遠程。遠景。遠足(較遠的徒步旅行)。遠見(遠大的眼光)。遠慮。遠謀。遠客。遙遠。遠走高飛。舍近就遠。 時間長:遠古。遠祖。長遠。永遠。 關系疏,不親密
網絡擴展解釋
日暮途遠是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拼音:rì mù tú yuǎn
- 注音:ㄖˋ ㄇㄨˋ ㄊㄨˊ ㄩㄢˇ
- 字面義:天色已晚,路途尚遠。字面形容趕路至黃昏,卻離目的地遙遠。
- 比喻義:比喻處境艱難,力竭計窮;或指年老力衰而離鄉路遠,難達目标。
出處與典故
- 曆史典故:
出自《史記·伍子胥列傳》。伍子胥逃亡時為複仇,曾說:“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表達其身處絕境、孤注一擲的心境。
- 文學引用: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以“日暮途遠,人間何世”抒寫亂世漂泊的蒼涼。
用法與辨析
- 語法功能:多作謂語、賓語,中性詞,多用于書面語(如:“他們日暮途遠,終未能歸鄉”)。
- 近義詞:日暮途窮、窮途末路
- 反義詞:方興未艾、如日方升。
- 易混詞:與“日暮途窮”略有差異,後者更側重“無路可走”,而“日暮途遠”強調“時間緊迫與目标遙遠”的矛盾。
例句參考
- 古典用例:
“忠孝不能兩全,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耳!”(《史記》典故)
- 現代引申:
可用于形容事業或人生陷入困境,如:“公司資金鍊斷裂,管理層日暮途遠,隻得裁員求生。”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演變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史記》原文或相關詩詞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日暮途遠
《日暮途遠》是一個漢語成語,它的意思是太陽快要落山,路途還很遙遠,比喻事情進行到了最後階段,卻還沒有完成。
這個成語由三個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日:字頭是日部,寫作“曰”,總共四畫。
- 暮:字頭是日部,寫作“日”,總共十三畫。
- 途:字頭是辶部,寫作“辵”,總共十輛畫。
- 遠:字頭是辶部,寫作“辵”,總共七畫。
《日暮途遠》一詞來源于《史記》中的《項羽本紀》:“然皆日暮途遠,行則足損,有饑者奪其食。”這段文字形容了項羽敗走之際,部下饑餓困乏,且行軍路途還很遙遠。
在繁體字中,《日暮途遠》的寫法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有一些變化。第一個字“日”寫作“曰”,第三個字“途”寫作“頻”,第四個字“遠”寫作“遠”。但是,這些寫法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
以下是一些使用《日暮途遠》成語的例句:
- 他已經是考試的最後一道題了,可是他還沒有解答出來,真是日暮途遠。
- 比賽快要結束了,他的隊伍還差很多分才能赢,可以說是日暮途遠。
組詞:日落、暮色、途徑、遠方。
近義詞:事已至此、事情不妙、事态緊迫。
反義詞:早日成功、日出而作、路途遼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